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25
全球創新指數香港排名上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香港在全球139個經濟體中排名上升三位至第15位,並在亞洲保持第五位。 在創新指數下的兩個副指數中,香港在創新投入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八位,創新產出排名則躍升九位至第22位。 特區政府表示,加速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是施政重點,樂見香港在創新指數取得良好進展。香港近年積極優化本地創科布局,以三大創科園區與五大研發機構為骨幹的發展格局正逐漸形成。 特區政府同時推出多項政策措施以鞏固香港基礎科研優勢、加速中游技術轉移和研發成果轉化並促進創科產業發展。香港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信貸、投資、高等教育、知識的吸收等分支柱領域取得領先排名,充分顯示本港具備優越條件,在創新路上不斷邁步向前。當局會持續完善創科生態圈,聚集全球資源和人才,全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Sep
政府職位招聘展覽陸續於大學展開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到香港大學出席本年度首個在本地大學舉辦的政府職位招聘展覽,並鼓勵學生多認識政府不同部門的工作,積極投身公共服務。 這次政府職位招聘展覽共有約30個決策局和部門參與,涵蓋約70個職位。 楊何蓓茵與香港大學副校長(商業策略)林晨主持招聘展覽的開幕禮,其後巡視各政府部門的招聘攤位,並與學生傾談,了解他們對未來的計劃和就業意向。 政府正招聘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二級助理勞工事務主任、二級助理貿易主任、二級管理參議主任,下月3日截止報名。楊何蓓茵鼓勵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報名,開啟豐碩的職業生涯、累積寶貴經驗,並為共建香港未來擔當重要角色。 公務員事務局2023年起統籌各部門在本地大學舉辦政府職位招聘展覽。除了香港大學,另外七間本地大學也會於本月中旬至下月初陸續舉辦政府職位招聘展覽。部分職系也會舉辦就業講座或其他招聘活動。
Sep
家辦落戶香港績效指標提前完成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宣布,在政府大力推動下,至今經投資推廣署協助來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的家族辦公室數目已突破200間,超前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的績效指標,令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跨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及全球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地位更穩固。 為強化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這重要的金融增長領域,行政長官2022年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在2025年年底前推動不少於200間家辦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明確目標。 財庫局隨後於2023年3月發表政策宣言,透過提供稅務優惠、引入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設立香港財富傳承學院等八大措施,為開拓家辦相關產業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有利環境。投資推廣署的FamilyOfficeHK專責團隊也擴大職能,為家辦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協助。 自2022年至今,經投資推廣署協助來港落戶或擴展的家辦已逾200間,此數字尚未涵蓋自行或透過本港專業服務網絡而落戶的家辦。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投資推廣署能夠提前實現引進200間家族辦公室的目標,正是充分展現香港在私人財富和資產管理方面的強大競爭優勢。政府將繼續優化政策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辦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延續家辦發展的增長勢頭。
Sep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構建蓬勃的影響力投資生態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VPN)全球大會今年再次在香港舉辦,吸引全球逾1,500位在慈善事業、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和可持續金融等領域的領袖聚首香港,反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區內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在影響力投資範疇上的地位。 他指出,現今全球財富擁有者很多不再單純追逐財務回報最大化,而是希望為人類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香港可以構建蓬勃的影響力投資生態圈,推動跨界別聯動,將具社會效益的項目與家族辦公室、基金會等投資者連結起來。 他續指,政府會努力豐富香港金融服務的內容和生態,讓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更有活力、更具影響力,為國家的金融強國建設、人類的美好生活,以及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1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第二屆香港綠色周上星期圓滿舉行,40多場精彩多元的活動,匯聚了65家本地和國際的公私營機構,共有超過14,500人次參與。既有面向業界的國際論壇、圓桌會議,也有面向公眾的展覽和博覽會,讓海內外朋友能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更積極參與綠色發展。今屆綠色周以共鑄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突顯在當前割裂的國際環境下,香港對推動相關領域跨界別、跨地域討論的堅持,讓志同道合的不同持份者可就環球共同面對的迫切議題,交流前沿知識和經驗,分享前瞻的想法和角度。 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關乎我們每個人和下一代的福祉,在極端天氣越趨頻繁的今天,這課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這既是為未來美好生活的努力,也是龐大的商機,其中前沿科技落地應用,將孕育出更多新興與未來的產業群。 今年香港綠色周的重點活動之一,包括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VPN)全球大會2025。這是主辦機構相隔六年後再次在香港舉辦這個大會,吸引了全球超過1,500位在慈善事業、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和可持續金融等領域的領袖聚首香港,場內氣氛熱鬧,反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區內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在影響力投資範疇上的地位。 [...]
Sep
速運藥物 空路救急
離島交通與物流向來較依賴海路,包括藥物在內,物資的運送難免受船期限制,一旦有突發狀況,未必可以即時解決緊急運送需要。無人機的出現,則為現狀帶來突破。 付諸應用 構想成真 政府致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監管沙盒首批試點項目涵蓋物流配送領域,有速運公司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採用無人機運送藥物,其中一條航線為數碼港至長洲醫院。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早前也親赴長洲視察,了解無人機配送醫療物資的最新進展。 陳美寶表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啟動時,她透過當時的展覽了解這項項目的構想,樂見項目「夢想成真」。 突破限制 需時大減 速運公司香港及澳門地區首席技術官劉智宏指出,長洲的交通主要依賴渡輪,中環往長洲的船程,再加上步行至長洲醫院,需時約45至65分鐘,且受渡輪班次限制。 [...]
Sep
調景嶺智能回收箱遷址
環境保護署表示,位於將軍澳調景嶺澳景路維景灣畔三期商場內、一般稱為「綠在西貢墟—調景嶺站」的智能回收箱將於本月中遷往鄰近的都會駅商場運作。 環保署表示,注意到近日有傳媒及社區人士誤會署方結束上述地點的回收服務,擔心對該區居民參與分類回收可能造成不便。 環保署澄清,有關智能回收箱的遷移僅因現址租約期滿,故遷移至同區另一地點,繼續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服務。相關搬遷通告已張貼在該智能回收箱,以通知市民有關安排。 由於都會駅商場正進行內部裝修工程,環保署與管理處緊密聯繫,智能回收箱暫定本月15日投入服務。 環保署感謝市民支持,並呼籲大家繼續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共同為香港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此外,為進一步便利市民參與回收,「綠在西貢墟」本月16日起逢星期二及六早上在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對出行人路增設回收流動點。市民也可前往附近位於健明邨的「綠在建明」或使用屋苑內的分類回收設施繼續參與乾淨回收。
Sep
孫玉菡會見德國創科人才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安排德國創科人才本月9日至12日訪問香港和深圳,探索創業生態、行業支援和創科機遇,吸引他們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行18人的訪問團先後參觀香港科學園、香港賽馬會沙田通訊及科技中心、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和深圳前海國際人才港,並與投資推廣署代表、本地初創企業及內地科技企業交流。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與訪問團會面時指出,人才和科技是驅動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躍升至全球第四位和亞洲首位,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也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為全球第一,反映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大灣區的創新能力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肯定。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優勢互補,促進科技與人才融合,助力香港經濟發展,貢獻國家發展動能。 德國青年創業組織代表認為,與特區政府建立聯繫極具意義,期望能成為連接香港與德國的橋樑,讓更多德國人才認識香港,開拓歐洲以外的市場。多名訪問團成員也表示,香港位處亞洲中心,擁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企業夥伴網絡,背靠大灣區的龐大市場,有利創業或擴展業務,是次考察有助了解區內創科生態,期望藉着香港的優勢,發掘亞洲新機遇。
Sep
香港與內地加強熱帶農業交流合作
漁農自然護理署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簽署《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熱帶農業跨境合作備忘錄》,加強香港與內地在熱帶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地業界邁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見證下,漁護署署長黎堅明、熱科院副院長崔鵬偉簽署合作備忘錄。謝展寰表示,特區政府與熱科院以創新為驅動、以科技為引領,共同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不但為本地農業發展注入科技動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根據合作備忘錄,香港可參考熱科院在熱帶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加速本地農業現代化、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合作備忘錄將深化兩地在熱帶農業領域的合作,透過建立溝通機制,加強人才交流與技術互鑑創新,促進熱帶農業領域的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
Sep
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成效顯著
環境保護署表示,近年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工作有顯著成效。環保署感謝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報告的建議,會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加強執法,以及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 公署今日發表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問題及「好好斗」回收服務主動調查報告。環保署表示,報告肯定部門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以及利用智慧科技協助執法的努力。 環保署指出,由政府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已由2017年高峰約9,0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22年至2024年約1,000公噸,減少約89%。部分過往的非法棄置黑點,如旺角鴉蘭街和荃灣橫窩仔街一帶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減幅更超過90%。 報告建議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好好斗」服務和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成效。環保署表示,會循五大方向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加強執法;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檢討和加強「好好斗」服務以提升效率,包括擴展「智好斗」回收服務;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以及收集「好好斗」用戶意見,以改善服務。 環保署會繼續定期檢視監察攝錄系統的運作數據及相關情報,靈活調整系統分布;繼續在小型裝修工程和大廈維修活動頻繁的地區部署執法行動和開展宣傳工作,以期加強阻嚇力、提升執法效能及提高檢控成功率。 此外,環保署已與相關回收機構展開跟進工作,以盡快落實「好好斗」服務的優化措施,改善用戶體驗。
Sep
法院提高涉致命意外承建商罰款
觀塘裁判法院今日頒布覆核裁決,接受政府就早前法院判刑的覆核申請,並提高相關承建商的罰款。勞工處對裁決表示歡迎。 案情涉及2022年12月14日油塘一個建築地盤發生的致命意外,一名工人拆卸工字鐵期間,工字鐵突然塌下並擊斃該工人。 精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啟益工程有限公司和一名承建商因違反《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及其附屬規例被勞工處檢控,去年10月31日在觀塘裁判法院分別被判罰款3.6萬元、4.3萬元和3.5萬元。 判刑後,政府就有關承建商的刑罰向法庭提出覆核申請。覆核聆訊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進行。精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啟益工程有限公司和該名承建商的罰款分別被提高至7.4萬元、7.9萬元和7.4萬元。 勞工處表示,裁決反映職業安全及健康罪行的嚴重性,並向所有承建商發出強烈信息,必須依法保障工人工作安全和健康。政府會繼續留意法院的裁決,並對刑罰偏低的個案提出覆核申請。
S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