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香港

第三個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邀建議書

創新科技署宣布,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SEAM@InnoHK接受申請,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歡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國際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提交建議書,8月29日下午5時截止。   隨着首兩個InnoHK研發平台設立,包括聚焦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集中發展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政府正籌備設立SEAM@InnoHK,全力推動香港繼續發展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   各所獲選進駐InnoHK第三個研發平台的研發中心或實驗室須與非本地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創新、達國際領先水平、具全球關聯性且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科研合作。   創新科技署期望最終的科研成果能為本地以至全世界帶來堅實貢獻、正面效益、有價值的變革和優勢,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每所研發中心或實驗室的建議資助金額會根據個別申請建議書的情況而定,可用於支援營運開支,包括學者和研究團隊在資助期間的薪酬、購買設備、與研發相關的開支,以及設立研發中心或實驗室的開支,包括裝修費用等。   查詢可致電3855 7671或發電郵至innohk@itc.gov.hk。

香港巴林投資協定下周五生效

香港與巴林簽署的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下周五生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說,投資協定有助增強投資者信心和擴大雙邊投資流動,進一步鞏固兩地經貿聯繫。   丘應樺說,投資協定確保兩地投資者在對方境內投資享有對等保護。   根據協定,兩地政府須為對方投資者提供的保障包括公正、公平和非歧視性對待其投資;在徵收投資時作出賠償;以及容許投資和收益自由轉移至外地。協定也規定投資爭端應根據國際認可的規則解決,包括仲裁。   丘應樺表示,政府致力擴展香港的全球經貿網絡,以協助企業和投資者開拓市場,當局正分別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以及尋求與中東、「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等新興市場具潛力的貿易夥伴締結投資協定或自由貿易協定。   香港與巴林的投資協定是現屆政府簽署的第二份同類協定,也是香港與外地經濟體簽署的第24份投資協定。

裕澤香江高峰論壇3月26日舉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宣布,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3月26日舉行,主題為「香港—為全球,向世界」,體現香港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下,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更為關鍵。   他又提到,年內會為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及附帶權益制訂稅務優惠方案,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促進家族辦公室生態圈蓬勃發展。當局預期明年向立法會提交建議,如獲通過,新方案可於2025至26財政年度生效。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3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在全球超高淨值人士持續增長的趨勢下,家族辦公室已躍升為超高淨值財富管理的重點發展領域。家族辦公室不僅承載財富傳承的使命,更驅動創新投資與社會影響力的融合發展。   全球財富與影響力平台:連繫世界 共創新機遇   承接過去兩年裕澤香江高峰論壇的成功經驗,我們將在今年3月26日迎來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論壇不僅為環球精英搭建交流平台,更進一步彰顯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如何成為一個培育夢想、處處商機的環球家族辦公室樞紐。承接剛閉幕的人大會議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們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我們把本屆論壇的主題定為「香港—為全球,向世界」,正好體現我們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及貿易摩擦加劇,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更為關鍵。憑藉完善的獨立監管制度及法律體系,香港將持續深化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在全球舞台上展現這座城市獨特的價值與機遇。論壇將雲集全球頂尖領袖、家族辦公室掌舵人與創新先驅,一同就科技與人工智能、慈善傳承,以及工藝傳承與文化創新等議題,分享彼此的真知灼見,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財富與投資盛薈周」啟動新動能   [...]

及早規劃路向 保障學生利益

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下降,教育局表示,穩定發展的學校對學生學習和全人發展至關重要,辦學團體和學校必須及早作出務實安排,時刻以學生福祉為大前提,因應區情和校情籌劃和訂定最適合學校長遠發展的方向,向家長、社會和教育局展現擔當。   以下是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3月12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近年,社會和學界紛紛關注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下降帶來的影響,而教育局亦一直密切留意學齡人口的變化,動態評估學位供求情況,以及檢視現行政策及公共資源運用的效能,確保學生能在穩定的教學環境,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實現全人發展,並同時確保寶貴的公共資源得以善用。   誠然,要平衡各方考慮,處理學齡人口下降所帶來的各種挑戰殊不容易。過去教育局因應學齡人口出現短暫波幅所提出的過渡性措施,無助應對結構性下降帶來的挑戰,局方有責任進一步優化相關措施,確保教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小一適齡人口減少和相應安排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23年8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包括考慮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及措施對未來人口所帶來的影響,教育局預計2025至2031年在香港居住的六歲小一適齡人口將會由48,600名降至37,500名。從上述最新的數字反映,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的趨勢將繼續維持,預計未來學額和學校數目會隨學齡人口變化將相應減少。為此,我們將採取軟着陸策略,適度有序地減少學校數目,集中資源,提升教育質素,回應時代轉變。   現時,未能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下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的學校,可選擇申請方案,並在獲得教育局的特別批准後,再次參與下年度的小一派位。學校如不選擇任何方案,或所選擇的方案不獲批准,教育局會於學校未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的首學年之後的第三個學年起,停止向該學校發放任何形式的資助。屆時尚未在該校完成小學課程的學生,會由教育局為他們提供學位安排,轉往其他公營學校繼續學業。   學生福祉為最優先考慮 [...]

孫玉菡:滿意高才通續期結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局方正處理到期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簽證,續簽結果令人滿意,但因涉及數目太少,缺乏統計基礎,待年中有較多簽證到期,屆時分析高才為香港帶來的貢獻會相對準確。   孫玉菡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指高才通的續簽剛起步,首月即今年1月底到期的簽證只有300多張,至本月底應該有近三千張簽證到期,而第二季有七千多張,年中便合共約有一萬張簽證到期,屆時可以有更清晰的圖象顯示高才的續簽情況、從事工種,以及他們為香港帶來的貢獻。   他又提到,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正加強來港人才的防騙意識,確保他們來港不會無端受騙,包括提醒他們公安不會來電、香港執法機關不會無故發出電郵,也不應相信以電話提出匯款的要求。   被問到前社工陳虹秀被裁定罪成後會否影響她續牌,孫玉菡表示,社工續期須跟隨《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的要求,而條例列明如干犯指定罪行,社會工作者註冊局會按照法律要求履行其職責。他相信社工註冊局會依法、依規處理續牌申請。

擁抱人工智能 匯聚企業人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定要擁抱人工智能,賦能不同產業升級轉型,而北部都會區正是匯聚企業和人才、發展創新科技的地方。   陳茂波今日出席香港青年協會網上直播節目《預算案Online@M21》時說,除了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香港也要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財政預算案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着墨頗多,也提出將人工智能發展為關鍵產業。   他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具有優勢,而人工智能也可賦能其他不同產業升級轉型,相關發展需要資金、數據和人才。特區政府過去數年吸引人才不遺餘力,北部都會區可讓來港企業落戶,也將成為香港發展創科、人才匯聚之地。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心將建服務平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獲得捐贈,以支持建立服務平台,為市民提供港產大模型「港話通」服務,是業界基於首個將DeepSeek系統本地化模型所提供的服務。   他期待模型進一步發展,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讓它的面向更多元,以普惠社會和市民。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月10日出席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支持香港人工智能發展捐贈儀式的致辭:   Daryl(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Nikki(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David(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孫東局長(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郭毅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各位嘉賓:   ​早晨!很高興出席今日的儀式,見證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捐贈二億港元予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首先,請讓我向兩個機構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正重新定義不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重塑全球經濟的中長期格局。人工智能除了作為關鍵產業,還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並與各產業深度融合,催生出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服務,以至是新產業。上星期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   香港在這波以人工智能引領的創新浪潮中,要勇立潮頭、把握機遇。事實上,香港在這個領域有獨特優勢,例如科研能力強,三家本地大學的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學科位列全球頭25;此外,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同時匯聚內地和國際的數據,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也能夠為人工智能的初創和企業,以及相關項目提供高效的資金和人才支持。   我在最近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加大資源投入,以推進算力、算法、數據、人才、資金等五方面要素的提升,並加強開拓新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預算案亦預留了十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的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通過積極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我們可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讓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

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聽取經濟匯報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第四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首次會議。會上,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匯報本港最新經濟表現及勞工市場情況。   委員會成員備悉去年香港經濟在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穩步發展,錄得2.5%溫和增長。勞工市場維持偏緊,最新失業率處於3.1%的低水平。儘管外圍環境充滿挑戰,香港經濟預期今年可進一步增長2%至3%。   委員備悉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去年的工作重點和今年的工作計劃。人才辦去年5月舉辦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成功向國際社會推廣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和國家人才門戶的雙重角色,以及推動區域人才交流合作。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人才辦將於明年年初舉辦第二屆高峰會。委員並就人才辦招攬人才和推廣香港的策略交換意見。   此外,委員聽取勞工及福利局簡介新一輪人才清單更新結果。清單新增九項專業後,共涵蓋60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有助吸引「八大中心」相關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及專才,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委員欣悉政府更新人才清單的過程中吸納委員會及本地商會、行業組織意見,並討論如何對外加強推廣清單。   陳國基表示,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是重要政策平台,期待日後與各委員緊密合作,助力政府拼經濟、謀發展,做好人力資源規劃,推動香港經濟多元發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心將建服務平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獲得捐贈,以支持建立服務平台,為市民提供港產大模型「港話通」服務,是業界基於首個將DeepSeek系統本地化模型所提供的服務。   他期待模型進一步發展,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讓它的面向更多元,以普惠社會和市民。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月10日出席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支持香港人工智能發展捐贈儀式的致辭:   Daryl(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Nikki(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David(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孫東局長(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郭毅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各位嘉賓:   ​早晨!很高興出席今日的儀式,見證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捐贈2億港元予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首先,請讓我向兩個機構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正重新定義不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重塑全球經濟的中長期格局。人工智能除了作為關鍵產業,還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並與各產業深度融合,催生出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服務,以至是新產業。上星期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   香港在這波以人工智能引領的創新浪潮中,要勇立潮頭、把握機遇。事實上,香港在這個領域有獨特優勢,例如科研能力強,三家本地大學的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學科位列全球頭25;此外,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同時匯聚內地和國際的數據,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也能夠為人工智能的初創和企業,以及相關項目提供高效的資金和人才支持。   我在最近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加大資源投入,以推進算力、算法、數據、人才、資金等五方面要素的提升,並加強開拓新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預算案亦預留了十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的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通過積極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我們可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讓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

慈善基金捐款支持人工智能發展

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捐贈二億元予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支持中心建立服務平台,為市民提供基於港產大模型HKGAI V1的「港話通」對話服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捐贈儀式,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及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也有出席。陳茂波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的支持,指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重新定義不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重塑全球經濟的中長期格局。   他表示,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通過積極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使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InnoHK是政府重點創科項目,致力促進環球科研合作,目前已成功與海內外超過30間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包括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為InnoHK旗下30所研發中心之一,目標是建立香港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基礎模型和生態系統。中心研發一系列開源基礎模型,開發適用於生成文本及圖像、醫療診斷、法律事務等應用技術。中心也開發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港話通」,整合本地數據、知識庫和語言需求,支援粵語、英語、普通話。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first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personalise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measure and analyse us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in our Cookie Policy and about the related use of your personal data in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allow all or manage them individ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