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香港
施俊輝:多項措施打擊借殼辦學
近期社會關注未來數年是否會有大量雙非學童報讀香港受資助大學。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暫時沒有證據顯示這類學生會在適齡入讀大學時湧到香港升學。 施俊輝指出,政府的人口和學位估算規劃一直把雙非學童計算在內,當局也密切留意相關數據。 他以2005年出生的雙非學童為例,這一批學童於2023年適齡報讀大學。雖然2005年雙非兒童的出生人數比前一年多出逾5,100人,但2023年以自修生身分報考文憑試的考生數目僅比前一年多600多人。導致這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雙非學童不曾來港讀書,也無意來港升讀大學;二是他們早已來港接受教育。 談及政府早前修訂資助專上課程的申請資格,由2028至29學年起,受養子女須在港居住滿兩年,有意見希望提早實施,施俊輝認為現行做法合適。他解釋,家長物色學校需時,新學年又快將開始,假如新規定提早一年實施,或會引起混亂。 對於外界關注學界出現「借殼辦學」的問題,施俊輝表示,政府對此零容忍,會推出一系列短、中、長期措施應對。短期內,教育局將設立舉報機制,嚴正跟進所有懷疑違規個案。若涉及內地中介或教育團體,局方會通報內地相關部門,尋求協助,雙方也會加強溝通。 另一方面,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隊,在9月和10月巡查高風險的私校,確保學校辦學符合規定。中長期方面,教育局計劃推出私校辦學實務守則,並建立合規學校名冊,方便家長查閱和選校。 施俊輝表示,內地家長如欲舉報本地有問題學校,可透過電郵或電話聯絡教育局,包括學校所屬的區域教育服務處。服務處設有四個分區,分別是港島、九龍、新界東和新界西。
Aug
香港教育體系具足夠學額與靈活性
對於近日社會有聲音關注「雙非兒童」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和學位構成壓力,教育局發表文章,指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 以下是教育局8月18日在該局網上專欄「政策正面睇」發表的文章: 近期,社會有聲音關注「雙非兒童」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的就學情況,憂慮他們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及學位構成壓力,甚至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另一方面,我們亦留意到有指受養人子女未能來港插班。綜合各方資訊與數據,本文逐一釐清事實,以更全面地探討相關情況,並說明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 「雙非兒童」來港就讀的實際情況 「雙非兒童」屬香港永久性居民,一如其他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們可以按個人喜好及生活規劃自由流動,選擇在不同階段在香港或境外生活或就學。政府進行人口估算(包括相應的學位估算)時,會考慮過往的趨勢和現行的政策,並一直有將「雙非兒童」包括在內。 先談大學階段。由2005年起,「雙非兒童」的出生數字已有較顯著升幅(較前一年增加5,171人,增幅達126%之多),所以如假設大部分適齡「雙非兒童」均會以自修生身分來港投考大學,理應在2023年的文憑試考生人數中已可見端倪。 然而,觀乎近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據,2023年有7,637名自修生,相比上一年(2022年)的6,959人,只增加678人,增幅約10%。至於2024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已達16,044,較上一年大幅增加6,771人,但當年的自修生人數(7,431)不加反減(減少206人)。至於2025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為18,816,較上一年增加2,772人,自修生人數是10,161,較上年增加2,730人。 由此可見,文憑試自修生數據年度間時有升、時有降。我們估計部分「雙非兒童」或許選擇留在內地生活和就學,又或者在中小學階段已到香港就學,沒有在將近適齡報考大學時,大量來港參與文憑試以升讀香港的專上院校。教育局會密切監察相關情況,通過收集相關數據,適時檢視現有措施和政策,與時並進。 [...]
Aug
終止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
政府物流服務署表示,由於無法信納供應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的樽裝飲用水供應商能繼續履行合約,今日已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其合約。該署會繼續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供應商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6月獲物流署批出合約,6月底起為港島和部分離島的政府辦公室提供樽裝飲用水。 基於物流署早前取得的供應商營運資料,以及警方昨日的執法行動,物流署有理由相信鑫鼎鑫未能繼續履行合約,因此決定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相關合約,以及另外三張與其負責人有關連的化學品合約。 在新合約生效前,物流署已安排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在本周內暫時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飲用水。
Aug
專屬自保再迎新 拓風險管理市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為持續吸引跨國保險集團及專屬自保機構來港落戶,當局致力鞏固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為國際大型企業提供全面保險方案。政府推出的優惠措施包括為專屬自保保險業務提供50%利得稅優惠,保險業監管局則提供監管便利措施,簡化資本規定、豁免委任核證精算師、豁免須在香港維持資產的規定。 展望未來,政府與保監局將繼續為保險業營造有利發展環境,包括主動接觸有潛力成立專屬自保公司的香港、內地及國際企業,介紹相關業務的優勢、法律和監管框架。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8月1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憑藉稅務優惠、專業人才、龐大市場網絡及完善金融基建等優勢,持續推動保險市場的穩健發展。現時香港共有約160家獲授權的保險公司,以及三間以香港作爲集團監管基地的國際保險集團。2024年度的毛保費總額達6,378億港元,其中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更比2023年上升21.4%。此外,2024年數據顯示,香港保險密度高踞亞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險滲透率更達18.2%,冠絕全球。如此亮眼的成績,不僅彰顯香港市民高度的風險保障意識,更印證本地保險市場發展成熟,能為各類商業活動提供全方位的風險管理方案。 香港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位處亞洲心臟地帶,毗鄰內地市場及其他亞洲國家。此外,香港具備四通八達的商業網絡、世界級的專業服務配套,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持續吸引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來港拓展國際業務或管理跨境項目,利用香港作為亞太區頂尖保險樞紐的核心地位,設立專屬自保公司以全面掌握海外投資項目的風險狀況,有效分散及管控大型基建投資所衍生的各類風險,提升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效能,並將香港作為他們布局全球風險管理版圖的重要戰略據點。 專屬自保是指企業設立自己的保險子公司來承保風險,與傳統外部商業保險比較,提供更大的自主權、成本節約及符合需求的定製方案。全球風險水平上升且日益複雜多變,除傳統風險如物業保險或員工補償外,企業亦需管理新興風險,例如網絡安全、供應鏈管理及氣候相關事件等,專屬自保的優勢也就更為明顯。財庫局及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一直銳意加大力度發展此市場,為香港在長期保險業務的強勁基礎上帶來多元增長機遇,令市場結構更健康均衡。 繼今年5月滙豐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Wayfoong (Asia) Limited於香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保監局剛於上周宣布正式授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專屬自保公司—上海汽車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在香港營運。目前,香港共有六間專屬自保公司,其中兩間為今年新增,反映來港成立專屬自保公司的需求持續強勁,亦標誌着市場對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信心大增。事實上,從企業的角度,其愈早研究及落實專屬自保公司的設立,將容許保費及資本有更長時間作內部滾存和增值,建立更豐厚的基礎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 [...]
Aug
區域貿易格局重塑為港帶來新機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地緣政治和關稅戰正重塑國際貿易格局和供應鏈布局,為香港的貿易、航運、金融、專業服務等帶來新發展契機。以出口貿易為例,本港作為貨物中轉港,最近幾個月的商品貿易均錄得按年雙位數百分比的增長。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國際地緣局勢持續演變,市場觀望美國及俄羅斯領袖會面後的形勢變化。同時,美國關稅措施將繼續遏抑環球貿易表現,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因素也可能困擾企業信心、投資和供應鏈。宏觀局勢及科技變革雖然為經濟前景帶來了巨大挑戰和不確定性,卻也同時存在龐大機遇。我們如能抓緊機會,將本港經濟轉型過程中,傳統模式與新興模式交替之間所產生的張力,轉化為加促經濟升級轉型的助力,將為本港創造新的增長點。 就以出口貿易為例,在地緣政治和關稅戰正重塑國際貿易格局和供應鏈布局的背景下,本港作為貨物的中轉港,最近幾個月的商品貿易均錄得按年雙位數百分比的增長。這一方面固然反映部分出口商或趕在關稅戰暫緩期間提前出貨,但另一方面,亦折射出轉變中的國際貿易格局,特別是區域貿易合作深化帶來的機遇。例如,今年上半年,香港對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整體貨物出口增幅分別超過五成和三成;而從這兩個地方進口的貨值亦分別增長約七成和三成。事實上,作為本港第二大貿易夥伙的東盟,所佔香港貿易總額由2021年的12.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4.8%。 供應鏈的整合和貿易形態的重塑,會為香港的貿易、航運、金融以至專業服務等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舉例而言,大宗商品,特別是有色金屬,對全球各國的工業和產業發展舉足輕重,也支撐着全球一半的航運貨量。我國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大國,也是有色金屬的消費和生產大國,在全球金屬產業鏈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當前的地緣政局下,如何提升國家以至區域有色金屬供應的穩定性和韌性,具有戰略意義。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相關工作正穩步推進。今年初,香港成功加入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 LME)的全球倉庫和交割網絡,把我國和全球最活躍的金屬交易市場更緊密地連接起來,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Aug
城中學舍計劃鞏固教育樞紐地位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撰文介紹上月推出的城中學舍計劃。計劃為發展管制程序拆牆鬆綁,鼓勵和便利市場把現有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以增加宿位供應,鞏固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地位。她也邀請業界和教育界代表分享對計劃的看法。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8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為落實施政報告中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策略,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做好配套及增加容量。因此,發展局與教育局在今年7月21日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在多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今次,我邀請了教育局副局長及發展局項目促進辦事處(項目辦)總監介紹計劃,以及業界和教育界代表分享對計劃看法。 過去商廈改裝宿舍 程序複雜、成本較高 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指出,以往如要將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幾乎是不可行,當中涉及兩大挑戰。首先,在規劃制度下,以往學生宿舍只可以被歸類為住宿機構用途,而住宿機構並非商業相關用途地帶的經常准許用途,因此在有關用地改裝商廈成為學生宿舍,往往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規劃申請,甚或進行土地用途地帶改劃。 另一挑戰在於建築物管制方面,劉振江表示,商廈在計算地積比和上蓋面積時,會被視作非住用建築物,而學生宿舍則被視為住用建築物。由於前者地積比和上蓋面積上限較寬鬆,改裝商廈成為學生宿舍往往會出現過剩樓面面積的情況,發展商需要拆除一些樓層,在技術和成本上均有一定困難,因此以往將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在商業上幾乎不可行。 城中學舍計劃對症下藥 放寬城規及建築物制度 [...]
Aug
全國生態日啟動禮舉行
特區政府今日舉辦2025年全國生態日啟動禮暨研討會,為一系列環保及生態保育活動揭開序幕。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為啟動禮主禮。 卓永興致辭時說,今年全國生態日適逢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周年,意義更為特別。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國家生態文明的倡議,致力推動社會綠色轉型、保育生態,並加強與內地合作,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香港。 啟動禮上,漁農自然護理署與深圳市海洋發展局簽署《大型水生野生動物聯合救護機制工作備忘錄》,深化兩地大型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協作、加強經驗和技術交流,以提升港深毗鄰水域生態安全。 內地及香港的政府與非政府機構代表、學者和專家,在活動中獲邀就生態文明理念及保育工作進行交流。 政府及非政府機構今日至下月28日推出多項活動及優惠,讓市民一同響應及參與第三屆全國生態日,詳情已上載鄉郊保育辦公室網站、漁護署生物多樣性資訊站和其他參與組織的網頁和社交媒體平台。
Aug
復育名種 創科惠農
位於上水鄉郊的大龍實驗農場,種有黃皮紅肉的有機西瓜品種「黛安娜」和各式有機蔬果,也有本地稻米品種「花腰仔」等具本土特色的農產品。 這裏是全港唯一一個由政府負責運作的實驗農場,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此研發和試驗適合本地環境的生產技術和作物品種,為本地農業升級轉型提供支援。 善用科技 大龍實驗農場除了向農民推介優良品種,也會推廣現代化生產技術,以提升生產力和產品質量。農民也可借用這裏的農用機械,減少農務的人力需求。 此外,大龍農場設有環控溫室,示範採用智能技術控制澆水量和室溫。 漁護署農業主任張栢然說,大龍農場更與本地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合作,測試生產技術和模式,例如與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合作研發手機應用程式,利用人工智能和照片辨識技術,診斷作物的病蟲害,以便及早發現和處理。 本地特色 本港食物供應主要依賴進口,本地農產品多為補足需求,因此本地農業一般以精耕細作的方法,主力生產高價值作物。 [...]
Aug
孫玉菡:首批高才通續簽率五成四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截至上月底,首批逾13,000宗已到期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簽證的續簽率為54%,政府認為屬理想並符合預期。他又指,續簽的高才質素相當高,工作範疇為香港最需要的創科、金融、商貿,且大部分是很年輕的人才,逾半未滿40歲。 孫玉菡今日出席電視台節目訪問後會見傳媒。他指出,高才通推出之初,政府已清楚表明高才通並非以工作為本,而是以人才為本,讓人才先來港探索機會。若人才認為環境良好、合適,便會選擇留下來,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 他又指,英國有類似計劃讓於當地畢業的海外學生留在英國工作,該計劃申請續簽率約46%,香港的高才通續簽率稍勝。 孫玉菡提到,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每年踏入65歲的人口約12萬,踏入22歲的人口約六萬,每年淨損失的勞動人口約六萬。如政府不採取任何措施,勞動人口會進一步縮減,故需針對性地引進可以幫助香港發展的人才。 政府採取兩個方向引進人才,一是以有工作為本,即人才獲聘後才可來港,是以往專才計劃一直沿用的方向。 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讓一些人才來港探索,該些人才或許不是來港從事一份現成工作,而是基於其自身能力和強大人際網絡,創造新工種或開創全新公司。孫玉菡表示,過去兩年,高才通當中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對香港有利。
Aug
暫停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
政府物流服務署表示,未能信納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能繼續履行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飲用水的合約,遂根據合約條款,今日起暫停有關合約。物流署會繼續嚴肅跟進,以採取進一步行動,包括是否終止有關合約。該署已將事件交予警方調查。 因應原有合約屆滿,物流署3月透過公開招標,揀選合適供應商為政府部門供應樽裝飲用水。 該署6月將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的樽裝飲用水合約批予鑫鼎鑫。根據合約,鑫鼎鑫6月底起為上述政府辦公室提供由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製造的「鑫樂」品牌樽裝飲用水,合約為期36個月。 物流署因應近日取得有關鑫鼎鑫的營運資料,未能信納該公司能繼續履行合約。 為確保飲用水供應,物流署已安排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下星期內開始暫時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其製造的「COOL清涼」品牌樽裝飲用水。 物流署一直持續監察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供應商履行合約的情況,確保供應商按合約條款穩定供應符合指定技術規格的樽裝飲用水以確保飲用水安全。 供應商須每兩個月提交由獨立認可實驗室發出的測試報告,以證明其提供的飲用水符合技術規格要求,而物流署也會在合約期內不時抽取飲用水樣本作測試。就此,物流署早前已抽驗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證實所有供應商提供的樽裝飲用水均符合樽裝飲用水安全標準。
A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