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25
整體評估建設新醫學院建議書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今日召開第四次會議,就建設第三所醫學院的建議書進行整體評估並商討工作組下一步工作,預計今年稍後向政府提出成立新醫學院的最終建議。 工作組早前與提交建議書的三間大學,即浸會大學、理工大學和科技大學進行會面,就建議書作深入討論,進一步了解建議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工作組以嚴謹、公正和專業態度全速推進評核工作。今日的會議標誌着評估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工作組大致上就各建議書評核達成共識。當局將總結工作組成員意見,盡快向行政長官提交建議,政府會就工作組的報告作出通盤考慮,適時公布結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感謝工作組專家顧問及成員付出努力,為評核工作提供寶貴意見。新醫學院的設立將為本港高等教育注入新動力,期望獲選大學能把握北都大學教育城的策略優勢,推動課程創新及跨學科協作,培育具備國際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醫療人才,響應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宏大目標,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與創新融合。
Aug
謝展寰視察基孔肯雅熱預防工作
因應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情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早到將軍澳寶林邨、寶翠公園和附近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環境局下午也就防治蚊蟲事宜與業界代表會面。 謝展寰視察的監察地區曾於5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物環境衞生署連同相關部門和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在6月和7月回落至較低的第二級別。 環境局副局長黃淑嫻連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和食環署人員今日下午與業界代表會面。來自物業管理、餐飲、建造、酒店等業界的18個組織或機構參與。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在會上向與會者介紹基孔肯雅熱最新情況、香港以外地方的情況、內地與香港聯防聯控工作,以及香港的風險評估、口岸防控、應急準備、宣傳教育等工作。 為防範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食環署積極採取防控蚊患措施,包括在風險較高的地點採取防蚊滅蚊行動,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工地、私人住宅、公共屋邨、公園等,鼓勵居民參與滅蚊運動,並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等。
Aug
司局長與創科業界交流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今日與創新科技界的持份者會面,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交換意見。 會議上,陳國基向創科園區、創科企業和全國重點實驗室代表介紹委員會的工作計劃。委員會以「八大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優勢為基礎,實施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一體部署,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以及人力資源供求一體化協調發展,為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吸納優秀創科人才方面,委員會致力引領科創產業改革定位和布局,並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又會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主動邀請頂尖及領軍人才來港發展,以期為本港的創科發展構建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會議也介紹政府正建構以三大創科園區、五大研發機構為主體架構的新創科體系,以及各項完善創科生態圈、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的政策措施。 陳國基說,政府會貫徹「以人才推動科技,以科技引領產業,以產業匯聚人才」的方針,並把握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即將投入營運的契機,加快發展創科產業,為在港、來港的創科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遇。此外,政府會充分利用和優化多個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推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貢獻國家及香港的創科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一同出席今日會議。孫東和何啟明分別向持份者介紹政府如何吸納創科人才,以及招攬人才措施的最新進展。 陳國基指,委員會會與創科業界加強合作和保持密切聯繫,共商教育、科技與人才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 創科界持份者對委員會的工作表示支持,並表示會與政府通力合作,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匯聚全球頂尖英才,為國家及香港發展注入動能,推動建設科技強國。
Aug
免費電視牌照續期公眾諮詢展開
通訊事務管理局今日就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續期申請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至下月30日。 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有線寬頻開電視有限公司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的免費電視牌照有效期為12年,將於2027和2028年陸續屆滿,三家持牌機構已向通訊局提交牌照續期申請。 通訊局會詳細評估持牌機構的過往表現和續期計劃,並透過不同方式收集公眾意見,包括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問卷調查、電視暨網上公眾諮詢會及專題小組討論。通訊局會考慮持牌機構表現、業界和公眾意見,以及市場最新發展等因素,明年3月底前就續期申請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交建議。 公眾除可透過電郵、傳真至2507 2219或郵寄至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20樓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經辦人:廣播事務組33)提交意見,也可報名參加下月20日舉行的電視暨網上公眾諮詢會。 香港電視娛樂、有線寬頻開電視、無綫的免費電視牌照有效期分別為2015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2016年5月31日至2028年5月30日、2015年12月1日至2027年11月30日。
Aug
港優勢明顯 企業續進駐
投資推廣署積極招商引資,協助海外和內地企業落戶香港。有日本生活雜貨店在銅鑼灣開設首間海外分店,每日吸引大批市民排隊選購商品。 雜貨店的香港代理公司創辦人羅盛昌指,集團期望引進日本好的品牌,並將商品價格定在與日本售價相近的水平。得益於香港與日本距離較近,公司得以透過控制物流成本,維持較低定價。 羅盛昌對香港經濟前景審慎樂觀,表示會視乎營業情況,決定是否再開分店。他期望藉香港店打響名聲,日後進軍其他亞洲市場。 營商環境理想 日本文化深受港人喜愛,去年11月在銅鑼灣開業的日式餐廳其門如市。餐廳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表示,選擇在港開業是因為香港是個國際化社會,而且疫後經濟復蘇得非常好,這對餐廳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營商環境。他說,香港店開業後受到海外投資者,包括美國投資者的青睞。 張梟珩又提到首次來港,不熟悉香港法例,籌備開店期間得到投資推廣署多番協助,包括員工簽證、店內使用炭火安排等。 有內地餐飲集團也看中香港經濟復蘇勢頭強勁來港拓展業務,一年內陸續開設七間分店,今年5月更成功上市。 集團副總裁陶冶形容香港市場挑戰和機遇並存。雖然越來越多內地品牌來港發展,令市場競爭激烈,但他認為有競爭才可保持行業活力,而且香港線下經濟旺盛,香港整體收入水平、營商環境等都非常好。 [...]
Aug
足球盛會 迸發商機
香港足球盛會2025第二場賽事,由英超勁旅阿仙奴和熱刺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上演「北倫敦打吡」大戰,吸引49,975人入場,創下主場館入場人數新高。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認為,賽事有助帶旺附近市道。 球場內球迷情緒高漲,場外氣氛同樣熱鬧。啟德體育園附近的九龍城區,食肆門庭若市,有買不到門票的球迷到來觀看電視直播,認為多舉辦同類活動有助振興經濟。 有內地遊客則專程來港觀賽,並打算之後在港遊玩三天。他形容香港夜生活豐富,有很多美食。 食肆負責人林先生表示,自啟德體育園3月開幕以來,每逢有賽事舉辦的日子,人流增加約20%,生意額也有25%至30%增幅。他希望未來有更多盛事舉行,商戶也可推出優惠配合。 球賽結束,不少球迷到球場附近吃宵夜。羅淑佩昨晚到場觀賽後,也光顧九龍城一間食肆。她表示,很多觀眾在球賽或演唱會完結後選擇到附近吃東西,有助帶旺市道。 政府致力加強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未來會吸引更多盛事在港舉行,讓市民及旅客一同參與、樂在其中,進一步帶動香港經濟發展。
Aug
國家航天航空航海展明起舉行
「國家發展成就系列—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明日至9月7日在科學館舉行。展覽同時展示國家三大領域的成就,旨在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忱,強化國民科技自信。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指,是次展覽創下多個第一,包括首次在香港同場展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和背面採集的月壤。其他首次在港亮相的展品包括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萬米深潛的海水樣本,以及造船業「三顆明珠」,即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和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模型。 科學館也首次同場展示多組大型航天、航空及航海模型,包括在戶外展出一比五、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實物原大、長約10米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以及在展廳內展出一比八、翼展約6米的「運-20」大型運輸機模型。 陳國基表示,是次展覽有系統地呈現國家的科技創新實力,彰顯中國在全球科技格局的重要地位,強化國民科技自信,為市民提供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特區政府正籌劃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是次展覽的內容提供了參考。 除來自內地的展品,展覽也介紹香港科學家在國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的重要貢獻。場地設有互動展品「月球基地」和「祝融號探險」等,讓參觀者體驗建設月球基地與火星探索的挑戰。 展覽舉行期間的星期六、日設有定點導賞。科學館又會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在明日和下周一舉辦專家講座系列,市民可即場參加導賞及講座。其他活動包括實驗班、工作坊和科學示範等。
A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