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25
亞太經合組織氫能運輸研討會舉行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氫能陸路運輸研討會今日在香港舉行,超過40名來自十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專家和代表匯聚,探討綠色和低碳氫能在陸路運輸領域應用的策略,並分享經驗和交流技術見解。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以視像方式致歡迎辭時強調,氣候變化是當今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而香港會根據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的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他指,氫能是電動車以外,另一個可行的綠色運輸方案,在重型和長途運輸應用方面更具發展潛力。政府已制定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穩慎有序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並成立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制定氫能應用的暫行標準,以及支持氫燃料電池巴士、洗街車、跨境運輸車輛等試驗項目,為啟動本地氫能應用拆牆鬆綁。 他又提到,香港具備成為氫能技術、綠色融資和專業服務樞紐的優勢,並重申香港支持亞太經合組織推動清潔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景。
Sep
低碳洗街 駕氫就熟
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全球正努力加速能源轉型。其中,氫能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的特點,可用作燃料,被視為具發展潛力的低碳能源。 政府積極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輛由食物環境衞生署使用的氫燃料電池洗街車與元朗凹頭公眾加氫站早前已獲得營運許可,6月正式投入服務。 氫電互補潛力大 洗街車外表看起來和一般洗街車分別不大,車輛可經加氫口注入壓縮氫氣,儲存在車上六個氫氣瓶,每次加氣只需約15分鐘。 洗街車行駛期間,氫氣瓶中的氫氣會進入氫燃料電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力。 機電工程署的工程師李兆凝指出,這些電力不僅供應給電動馬達驅動洗街車,還可為動力電池充電。 她表示,傳統燃油洗街車在運行過程中會有廢氣排出,但氫燃料車輛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與純電動車相比,氫燃料電池車所需的電池數量和體積均較少,將來處理電動車退役電池的需要也相應降低。因此,氫能在重型車輛中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潛力。 她又說:「除了使用氫氣,洗街車也可經充電口直接為動力電池充電,所以這款車可以氫、電互補,充分發揮新能源車的優勢。」 安全加氫嚴守規 [...]
Sep
敬師日千六教師獲表揚
「向老師致敬2025—敬師日慶典」今日舉行,約1,600名老師獲嘉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擔任主禮嘉賓,她感謝老師春風化雨、作育英才。 敬師運動踏入30周年,蔡若蓮表示,敬師運動不單凝聚社會各界對教師的尊重與支持,更發揚中華文化尊師重道優良傳統,為香港教育注入正能量。勤懇專業的教師團隊是香港教育成功關鍵,香港的全球競爭力名列前茅,不僅反映其經濟韌性和創新活力,更彰顯本港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教師團隊的專業領導。 表揚教師計劃旨在發揚尊師重道精神,每所中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可提名兩名熱心教學、表現卓越的教師接受嘉許。歷屆逾39,500人次獲得表揚。
Sep
青年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日舉辦第二屆香港.青年發展高峰論壇。高峰論壇以「聯通世界 跨越未來」為主題,匯聚來自不同地區主管青年政策的主要領導官員及來自不同領域的業界翹楚擔任演講嘉賓,吸引逾3,000名青年登記參加,當中約600人來自中國內地和33個海外國家,包括美國、馬來西亞、老撾、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就青年關心的議題互相交流學習。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為高峰論壇主禮並致開幕辭。他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青年人,2022年底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劃出推動青年發展的工作方針,並為各界持份者規劃清晰路向,當局的願景是培育具備國際視野、正向思維,並愛國愛港的新一代青年。自藍圖公布以來,已推出超過250項具體行動和措施,為青年提供全面的機會和支援。 陳國基感謝所有演講嘉賓,為青年分享他們的經驗和遠見,激勵世界各地青年協作互助、互相學習,共同為構建更緊密聯通、繁榮共贏的國際社會作出努力。他也鼓勵參與者透過高峰論壇這個平台,加強聯繫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起研發創新解決方案,並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的影響力。 上午的主題演講以青年共創新力量為主題,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在主題演講中分享特區政府對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願景,並重點介紹各項青年政策。 麥美娟表示,特區政府持續落實青年發展藍圖內的措施,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內地及國際交流的機會,擴闊他們的世界視野。她期盼青年齊心協力,共同開創無限可能,為香港、國家和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此外,民青局昨日起一連三日,安排多場本地主題考察和交流活動,目的為加深內地及海外參加者對香港科技創新、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認識,並與本地青年互動交流。活動由YDC青年大使和「連青人網絡」幹事會成員擔任交流大使,與超過400名參加者深入探索香港,促進跨地域青年間的交流合作,全面展現香港魅力,向世界說好香港青年好故事。 高峰論壇開幕前,陳國基昨晚設宴歡迎來港參與活動的內地和海外官員、嘉賓與講者。
Sep
制服團隊領袖論壇舉行年度匯報
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今日在政府總部舉行年度匯報。港深澳三地青少年成員除了回顧過去一年的體驗和學習成果,也就多項研究議題作匯報,並與新一屆成員展望來年發展方向。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辭時表示,領袖論壇過去一年舉辦近30項多元化活動,涵蓋愛國教育、國家安全、科技、文化、職業探索等多方面,並適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安排學員前往南京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讓他們深刻體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重要性。 他表示樂見領袖論壇進一步拓展區域合作,除了繼續與深圳大學保持緊密協作,更首次與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合作,攜手推動三地青年的互動交流。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作總結發言時表示,過去一年領袖論壇成員取得不少成果,包括四人代表香港青年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一人作為中國香港青年代表赴秘魯參加202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未來之聲計劃、七人榮獲只有20個香港地區名額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 另外,42名成員今年暑假到知名企業或者機構實習,實習地點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地,也有深圳大學十名學生來港到不同企業體驗培訓。 鄧炳強表示,為進一步強化大灣區合作的核心目標,保安局未來會派出五名政務主任,連同五名來自深圳大學的教師,共同成為新一屆學員的輔導員,指導學員完成與大灣區合作領域有關的專題研究。 他又指,部分領袖論壇學長正積極籌備成立學長會,期望將他們所學的社會責任感、協同合作力帶到更加多社會服務活動,成為能貢獻香港以至國家的團體。
Sep
首階段強積金全自由行料明年落實
立法會今日批准《2025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一般)(修訂)規例》,為落實強制性公積金「全自由行」首階段方案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礎。政府表示歡迎,並預計明年內落實首階段方案。 首階段方案落實後,今年5月1日或以後入職的僱員可在每個公曆年內一次,或在累算權益轉出的強積金計劃的管限規則容許的情況下,在每個公曆年內多於一次,將現職僱主所作的強制性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全數從僱主參加的強積金計劃的供款帳戶轉移至他們自選的強積金計劃的個人帳戶。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首階段方案有助加強新聘僱員對其強積金權益的管控,鼓勵他們更積極管理強積金戶口和投資策略。方案也有助推動強積金市場競爭,促使受託人繼續降低收費、提升基金表現和服務質素,從而充實勞動人口的退休儲備。 在考慮受託人加入積金易平台的進度、完成所有必要的行政和其他準備工作所需的時間後,並徹底做好風險管控的情況下,政府預計明年內落實首階段方案,並會在憲報公布具體實施日期。 許正宇指出,就惠及今年5月1日前入職的僱員的次階段方案,政府明年內會開展相關修例工作,以盡量縮短實施兩個方案之間的時間。
Sep
能源效益標籤新級別標準全面實施
機電工程署宣布,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下有關冷凍器具、洗衣機和儲水式電熱水器的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本月30日起全面實施,以鼓勵供應商引進更高效能的型號,方便消費者選購更節能的產品。 當日起,在本港供應的冷凍器具、洗衣機和儲水式電熱水器均須貼上「U3」開頭、按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評級發出的能源標籤。 機電工程署估計,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推行後,每年可額外節省約2.7億度電,相當於每年減少約18.9萬公噸碳排放。 政府去年修訂《產品能源標籤實務守則》,提升上述三類產品的能源效益級別標準約30%,並設有15個月的過渡期至本月29日。
Sep
30億元前沿科技計劃推出
創新科技署推出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歡迎合資格大學申請,11月25日截止,預計明年上半年公布申請結果。 在此計劃下,政府會以配對形式支援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吸引國際頂尖研究人員來港和購置設備,以進行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項目。每宗獲批申請可獲約一億至三億元資助。 創新科技署表示,政府希望藉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吸引國際頂尖人才,加強支援香港的前沿領域基礎研究,以提升香港的科研容量、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以及對接國家的前沿科技戰略部署。 計劃的評審準則包括領軍人才的學術成就和參與相關研究項目的投入程度,以及研究項目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卓越性、原創性、科學突破潛力。 查詢可致電3543 5904或發電郵聯絡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秘書處。
Sep
香港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菲沙研究所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香港繼續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蟬聯首位,「穩健貨幣」和「監管」的排名也高踞全球第三位。 特區政府表示,菲沙研究所報告再次肯定香港自由市場的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在當前地緣政治、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加劇,衝擊國際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秩序之際,香港將一如既往堅定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簡單低稅制等政策,維持資金、資訊、貨物和人才自由流動,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歡迎海內外企業和人才來港投資興業、發展事業。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因單邊關稅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國家則堅持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加上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為區域和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和增長動力。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保持內聯外通、國際化和多元包容的獨特優勢,加上穩定和可預測的經濟和金融政策,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市場,吸引全球投資者、企業和人才來港落戶。港股表現暢旺、銀行存款持續上升、資產和財富管理業不斷增長等,反映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肯定。在多項關於金融、創科、教育、人才等的國際競爭力排名,香港續創佳績,反映香港的核心優勢與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普遍獲得國際認同。 展望未來,香港會繼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繼續維持自由、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為全球投資者創造價值和機遇。 對於年度報告有關香港國安法律的提述,特區政府表示嚴格按照國家《憲法》和《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而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也依法得到充分保障。根據各項調查,在港外商普遍對香港法治抱有高度信心,香港在多項國際排名取得佳績,充分印證香港的營商環境深獲國際認同。特區政府希望日後進行的《世界經濟自由度》評估可以充分了解和反映這項事實。
Sep
加速推動自動駕駛產業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政府會加速和積極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食物環境衞生署會統籌相關部門採用新的會審機制,進一步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 陳美寶今日在記者會講解施政報告相關措施時指,香港已成功吸引多家自動駕駛企業來港成立研發基地,也會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和相關技術,以至在香港上市集資,可見有關產業既能帶動經濟增長,也可推動智慧出行。 施政報告提及政府今年會批出三個區域作自動車測試,以自動車跨區行走和接駁其他交通工具為目標,加速自動駕駛在香港無人化、規模化發展,盡快達致商業營運。 陳美寶指,三個測試項目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與機場島之間的航天走廊;橫跨九龍城和觀塘兩區、涵蓋啟德發展區一帶的項目;以及連接機場島與東涌的項目,此項目是將現時北大嶼山的項目延展,跨區連接東涌市。 她又說,政府也會研究接駁其他交通工具的自動車,例如在高鐵西九龍站和機場快線九龍站試行以自動駕駛技術運載行李,並希望日後載客,加強航空和鐵路乘客的便利。同時,當局也會爭取啟動遙距操作自動駕駛車輛,即車上沒有後備操作員、僅設遙距後備操作員的測試項目。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謝展寰介紹有關簡化食肆發牌制度的措施時說,食環署除了統籌各相關部門採用新的會審機制,也會精簡程式,預期能大幅縮短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時間。就簡單直接的個案,審批可望大幅縮短至約一個月完成。相關內部指引預計今年第四季推出,供部門落實執行。 此外,食環署也會推出寵物友善措施,讓食肆經營者申請,容許狗隻進入食肆,照顧狗主需要,也為業界帶來全新商機。政府會和業界商討細節,預計明年年中批出首輪申請。
S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