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shuohk
兩文三語運動頒獎典禮舉行
教育局和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今日舉行兩文三語運動2025閉幕暨頒獎典禮,總結過去半年攜手在社會各個領域積極推展兩文三語活動的豐碩成果,約400名來自商界、文化藝術界、社區團體的嘉賓,以及老師、家長和學生出席。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擔任主禮嘉賓並致辭。 蔡若蓮表示,香港作為中西薈萃的國際大都會,需要大量掌握良好兩文三語能力的人才,發揮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同時鞏固作為亞太區乃至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而要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發展八大中心的定位,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也必須掌握好兩文三語。在「一國兩制」下,兩文三語成為香港教育優勢之一。 她續說,教育局和語常會多年來攜手推廣兩文三語,近年推出的措施包括運用語文基金資助教師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以及向學校發放推廣自主學習英語和普通話的一筆過津貼,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她期望兩文三語運動在各界同心協力下,能增強香港的語言和人才資本,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 大會在典禮頒發一分鐘短片製作比賽獎項,得獎作品由學生精心製作,融入創意元素。一眾社區合作夥伴邀請活動優勝者在典禮上表演或分享。
Jun
首屆低空經濟論壇圓滿舉行
投資推廣署今日圓滿舉辦首屆香港低空經濟論壇。活動以「科創領航.築夢天際」為主題,匯聚政府、產業、學術、科研界別的領袖,聚焦低空經濟的政策方向、技術發展與未來應用,深入探討監管安排、跨境協作和基建配套,展示香港推動創科轉化與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的進展。逾250名本地和海外業界持份者參與。 低空經濟是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重點政策之一,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牽頭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全方位推動制度創新、技術落地和產業生態建設。 黃偉綸在論壇上致辭時說,發展低空經濟需要社會各界攜手推動,政府會扮演促進者和推動者的角色。他指出,低空經濟與其他經濟領域有巨大的協同效應,能夠促進彼此的增長並帶動積極的改變,為社會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整體效益。 論壇介紹多項政策進展,包括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落實情況,以及民航法例修訂的方向,涵蓋更高載重和載人無人機,並為未來先進空中運輸系統的應用創造條件。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涵蓋緊急救援、物流、基礎設施巡查和監測等多元領域,將重塑未來城市交通、物流網路與公共服務模式。多元化的應用場景也證明低空技術的多功能性,並展示無人系統如何有效解決獨特的城市治理挑戰,同時創造經濟機遇。 她又說,香港具空域管理、技術整合、專屬保險等獨特優勢,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理想樞紐,當局會利用這些優勢構建區域生態圈,賦能業界與科研機構共創繁榮。 此外,論壇突顯低空經濟產業鏈的龐大發展潛力,以及官產學研協作在推動創新實踐中的關鍵角色。三場專題討論涵蓋低空飛行技術創新實踐、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管理,以及低空應用在物流、應急、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多元場景,促進跨界交流合作。 多名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港、中華電力等機構的業界領袖參與是次論壇,深入交流創新研究成果與應用經驗。
Jun
李家超:說好香港故事 開拓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一直非常重視到訪不同地區,向外界說好香港故事。過去三年,李家超共訪問12個國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聯盟和中東地區。他認為,香港與這些地區有巨大合作潛力,未來可進一步推動貿易和人民往來。 李家超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回顧上任三年的工作重點。他表示,重視向外界講述香港故事,外訪可讓其他地方更了解香港情況,同時積極開拓商機。 他特別感謝東盟和中東國家的領導人與他會面。 李家超指出,這些高層會面具有重要意義,表明兩地政府的最高級官員均同意深化合作、擴大貿易網絡,為雙邊關係奠定良好基礎,也能令投資者、企業家有信心,他們的生意會發展得更好。 李家超提及中東地區是發展迅速且資金充裕的地區,而中東國家希望分散投資風險,並尋找可靠的合作夥伴,香港正是理想的選擇。 「內地和香港均是經濟增長率不錯的地方,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中東國家的投資者對來港發展非常感興趣。」 三年以來,李家超外訪成效顯著,包括與不同國家簽署多項協議和合同。他相信這些合作陸續有來。 除了官方層面的交流,李家超說,政府也積極推動民間參與,共同說好香港故事。他指出,政府的資源和力量始終有限,但民間的成功人士在各自專業領域擁有廣泛網絡和影響力,他們可以成為推廣香港的重要力量。 [...]
Jun
教科人委員會與資助大學校長會面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今日與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的校長會面,就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工作交換意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三位委員會成員一同出席。 陳國基在會上介紹委員會的工作計劃。委員會以八大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優勢為基礎,通過切實有效的改革創新,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助力香港經濟發展,貢獻國家發展動能。 在教育方面,委員會採取更具整合性和前瞻性的人才發展策略方向,推動建立國際教育樞紐,打造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針對香港的發展需要,為八大中心和科技創新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陳國基指出,政府通過多項措施,包括獎學金計劃、增加非本地學生名額等,全方位吸引世界各地優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其中,由2024至25學年起,教資會資助大學錄取非本地學生的限額由20%提升至40%。非本地本科生收生人數比例隨即從2023至24學年的19.9%升至2024至25學年的23.2%。 面對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陳國基感謝各教資會資助大學為受影響學生提供通盤支援方案,把握機遇,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角色。政府也會對有意到香港高等院校求學或進行研究的海外專才提供最大的協助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增加非本地生名額。截至今日,各教資會資助大學共收到約850宗相關轉校查詢。另外,不少教資會資助大學接獲的新學年非本地生申請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 委員會也向各校長介紹教育局與發展局合作推行促進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增加學生宿舍供應的計劃。計劃下月中正式推出,會在規劃、地政及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促進市場增加學生宿位,以支持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發展。
Jun
上金所啟用香港黃金交割倉庫
上海黃金交易所今日在香港啟用首個離岸黃金交割倉庫,並同時在其國際板上市於香港交割的黃金合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表示歡迎。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上金所選擇在香港設立首個國際板指定交割倉庫,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在境外交割黃金的選項,是國家黃金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不僅拓展人民幣計價黃金交易的全球布局,更進一步深化香港在區域市場中的角色。 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在港建設國際黃金交易中心,開拓金融服務新增長點,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許正宇說,上金所在港設指定倉庫除了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其交易,也會增加香港的黃金儲量,推動相關服務發展,為當局推動建設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工作加注強大動力。 他續說,香港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能發揮完備的金融、物流和航運功能,加上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充裕,可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在香港交割的黃金交易。 特區政府與上海市政府上星期簽署《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許正宇期望香港與上海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繼續互補優勢,深化合作,拓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提升雙向參與的規模。
Jun
李家超:政策得宜 經濟向好
特區政府致力拼經濟、謀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經濟已從他2022年上任時的負增長扭轉至去年的正增長,在多項國際排名上表現亮眼,市民收入也持續改善,反映其任內一系列政策措施奏效。 李家超在上任三年之際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他談到經濟方面,從2022年的負增長3.7%,扭轉至去年的正增長2.5%,估計今年繼續有2%至3%的擴張。雖然對本港經濟有信心,但他承認部分行業面對挑戰,因此政府運用資源,協助他們升級轉型和開拓市場。 「縱然在零售、餐飲方面有挑戰,但一些企業經過自己的改型、提升,生意也提升了。」他舉例指有蔘茸海味店在增設網店後,生意額增加約一成。 李家超認為,電商發展是潮流,也是現在消費的習慣,有助整個經濟發展,所以政府推動很多中小企參與電商發展。但他坦言發展過程並不容易,政府會透過政策協助他們,在過渡的時候提供資金周轉。 此外,李家超任內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並進一步完善法定最低工資的調整機制,由「兩年一檢」改為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一次。這是政府關心勞工階層的表現,他樂見市民收入持續改善,家庭月入中位數三年間由兩萬七千元,躍升至三萬元,增幅達11%。 除了市民收入上升,香港各項國際排名也穩步攀升。其中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穩佔第三位,在《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九位,重回十大。 李家超認為上述成績反映政策奏效,包括香港交易及結算所實施證券市場在惡劣天氣下不停市的安排,以及政府「搶人才、搶企業」政策下的各項計劃。 他說:「我也希望我們的競爭力再提升,排名更高,但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為競爭對象,每天都進步,不但可能有一天真的排名前列,成為第一,往後要繼續發展,還可以保住自己的優勢。」 [...]
Jun
陳茂波北京出席亞投行理事會年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北京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十屆理事會年會,並分別會晤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晚上返港。 陳茂波出席年會開幕式,並參與其後的理事會正式會議。年會期間,他見證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亞投行簽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夥伴協議下,金管局將與亞投行緊密合作,投資一系列專注於亞洲新興市場的風險投資基金,以共同支持區內的新興經濟體通過科技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綠色轉型及基礎設施的發展。 陳茂波表示,這項合作充分結合和發揮金管局與亞投行的資源、知識、經驗、網絡等優勢,助力亞洲新興經濟體以創新和科技加快實現更繁榮和更普惠包容的發展;同時有助區內建設更蓬勃的風投和創科生態,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創科中心的地位。 其後,陳茂波與金立群會面時表示,當前全球政經格局正在重塑,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香港將進一步加強與亞投行的協作,通過金融創新,例如發行更多幣種和不同年期的債券等引導市場資金參與,支持亞洲區內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和相關技術方案。 他並表示,支持亞投行在香港除了進行財資管理活動,也進一步設立區域業務辦公室,並期待建議早日落實。 陳茂波其後拜會藍佛安,雙方就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情況深入交流。陳茂波表示,支持國家在香港更多發行人民幣國債,並正着力通過提升人民幣的流動性、豐富投資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以及提升金融基建等方面,構建更豐富蓬勃的離岸人民幣業務生態,助力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Jun
何力治訪印尼馬來西亞推廣香港
「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本周率領代表團訪問印尼和馬來西亞,與兩地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專業團體和企業代表會面,推廣香港基礎建設和建築相關的專業服務,開拓合作機遇。 代表團周一至周二訪問印尼雅加達,昨日和今日訪問馬來西亞吉隆坡,行程今日結束。代表團先後到訪印尼國家投資管理局、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馬來西亞首相署公共私營合作單位和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了解兩國經濟和基建的最新發展。 在馬來西亞期間,代表團也與交通部長陸兆福會面交流,了解當地交通運輸系統的規劃和發展,並探討香港專業服務參與貢獻的合作空間。 代表團在兩地出席重點工程項目簡介會,與當地企業代表直接交流,洽談投資和合作的具體商機,也在商務午宴上向約200名當地商界領袖推廣香港的營商優勢。 訪問期間,香港代表與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夥伴簽訂21份合作備忘錄,涵蓋商貿合作和專業服務交流等多個範疇。 在雅加達期間,何力治也到訪一間香港企業投資開發的數據中心,了解該數據中心如何協助推動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促進互聯互通。 何力治表示,東南亞國家聯盟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印尼和馬來西亞基建發展蓬勃,大型基建項目包括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和馬來西亞鐵路運輸系統,均對專業服務有很大需求。 他續指,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在融資、法律、建築工程、項目管理、物流運輸、創新科技等領域對接國際標準,擁有優秀專業人才,尤其在透過公私營合作推展基建項目方面有豐富經驗,與印尼和馬來西亞有廣闊空間開展務實合作,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
Jun
李家超︰深化粵港合作 互利共贏
隨着內地與香港合作日益頻繁,民間交流也更見緊密。行政長官李家超樂見香港人喜歡到內地旅遊,也喜聞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呈上升之勢,形容現時內地與香港的人民是雙向奔赴。 李家超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樂見不少港人喜歡趁周末或長假期到內地旅遊,又指港車北上成功推展,而粵車南下也即將推出,將進一步為粵港經濟帶來裨益。 本屆政府積極深化與大灣區協作,其中,位處東莞的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將貨物經水路運抵香港,無須再在香港通關,即可利用空路轉送世界各地。 李家超稱,做法省時及降低運輸成本,同時有助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形容是大灣區合作的成功典範。 內地與香港在創科發展方面同樣密不可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今年內將有首批企業進駐,李家超認為,園區成功結合深港兩地的優勢。 他指,在科技、數碼競爭力等方面,香港在國際上名列前茅,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兩地強強聯手,將香港與深圳的優勢集合、融合,可達致「一加一比二大」的效果,既發揮中國優勢,也發揮國際優勢。
Jun
新一輪長者數碼外展活動下月展開
數字政策辦公室宣布,新一輪「友智識」長者數碼外展計劃活動下月初陸續展開,預計服務長者不少於45,000人次,並會舉辦最少400次流動數碼服務站活動。外展計劃2014年推出,參與長者已超過150,000人次。 香港中國婦女會、東華三院和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應數字辦邀請,合作推行新一輪外展計劃,為接受日間護理中心服務的長者、隱蔽長者和社區長者安排以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資訊及通訊科技方案為重點的外展活動,協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並與社會聯繫。 三間機構將會在設於全港各區的流動數碼服務站推介數字辦的「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活動,並向長者介紹常用公共服務流動應用程式和解答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以及向他們提供防騙資訊、使用智能手機的安全技巧等。
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