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ESG動態 | ESG Insights
ESG is the abbrevia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and its connotation is wide-ranging. It includ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category,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labor standards and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social category, product 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ESG affairs governance in the governance category.
謝展寰視察基孔肯雅熱預防工作
因應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情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早到將軍澳寶林邨、寶翠公園和附近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環境局下午也就防治蚊蟲事宜與業界代表會面。 謝展寰視察的監察地區曾於5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物環境衞生署連同相關部門和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在6月和7月回落至較低的第二級別。 環境局副局長黃淑嫻連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和食環署人員今日下午與業界代表會面。來自物業管理、餐飲、建造、酒店等業界的18個組織或機構參與。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在會上向與會者介紹基孔肯雅熱最新情況、香港以外地方的情況、內地與香港聯防聯控工作,以及香港的風險評估、口岸防控、應急準備、宣傳教育等工作。 為防範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食環署積極採取防控蚊患措施,包括在風險較高的地點採取防蚊滅蚊行動,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工地、私人住宅、公共屋邨、公園等,鼓勵居民參與滅蚊運動,並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等。
Aug
綠綠賞計劃明年4月全面電子化
環境保護署宣布,「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明年4月1日全面電子化。市民將不用前往「綠在區區」換領只有十多種類的禮品,而可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在超過500間超級市場和零售商店兌換禮品,或換取免費港鐵車票和本地生態遊。 現時「綠綠賞」約106萬個用戶中,87%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這些市民可無縫過渡至全面電子化。為鼓勵仍在使用「綠綠賞」實體積分卡的市民轉用手機應用程式,環境保會推出暑期優惠,凡於下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交回積分卡轉用手機應用程式,可獲額外50分「綠綠賞」電子積分。 「綠在區區」繼續提供實體禮品供兌換至明年第一季,實體積分卡明年4月1日後才會停止使用。「綠在區區」職員會協助有需要市民安裝手機應用程式,並示範如何使用電子積分兌換功能。至於沒有智能手機的市民,現有實體積分卡不會被取消,他們可在指定「綠在區區」地點登記,繼續以實體積分卡的積分換領禮品。 全面電子化後,市民仍可以「綠綠賞」積分捐贈慈善機構。 有關「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及相關統計數字,包括「綠在區區」過去數年最受用戶歡迎的五大禮品,以及「綠在區區」回收物總量,可參看附件。
Jul
擬就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裁決上訴
就原訟法庭頒下有關《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男女分隔相關條文的司法覆核裁決,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政府正仔細研究判詞並徵詢法律意見,考慮提出上訴。現時,巿民必須繼續按男女分隔原則進入公廁,以免觸犯法律。 環境及生態局指,根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設立遵行男女分隔原則的公廁,旨在保障市民私隱和使用公廁時的安全,以及反映社會規範和期望,此安排一直獲社會廣泛接受。 現時,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公廁分為男女分隔公廁和無分性別公廁。男女分隔公廁根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遵行男女分隔原則執行分隔規定。目前達總數約一半的男女分隔公廁附近設有無分性別公廁,包括暢通易達洗手間和通用洗手間,以供各界人士,包括跨性別人士使用。 就是次司法覆核,原訟法庭裁決《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下與男女分隔相關條文須撤銷,並暫緩執行該命令12個月,讓政府處理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的跨性別人士使用食環署公廁的事宜。
Jul
謝展寰深圳考察充電基礎設施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到深圳考察充電基礎設施,包括蓮花山超級充電站,以及福田區委大院人民政府停車場光儲充示範樣板點。 謝展寰首先到訪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了解該企業在電動車超級充電、儲能、電動車自動充電等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向市場提供的最新減碳方案。 其後,謝展寰拜訪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委員會領導和新能源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了解當地充電基礎設施最新發展。 謝展寰表示,深圳在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最新發展情況和成功經驗對香港具參考價值,為香港未來發展充電設施開拓思路。他期望港深兩地繼續加強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綠色低碳發展。 下午,謝展寰考察蓮花山超級充電站。該充電站為集合「光儲超充、車網互動」於一體的公共超充示範站,最大充電功率達600千瓦,並支持大功率向電網反向放電。 謝展寰隨後參觀福田區委大院人民政府停車場光儲充示範樣板點,項目集智慧低碳、高效節能、建築美學於一體,配備液冷超充系統和智能儲能系統,年均太陽能發電量達50萬千瓦時。 謝展寰傍晚返港。
Jul
受颱風影響農戶可申請救援基金
受近日颱風韋帕影響導致嚴重損失的本地農戶可於明日至本月30日向漁農自然護理署登記申請緊急救援基金。 根據漁護署初步調查,約300公頃新界農地受颱風韋帕影響。當局會按既定準則,從救援基金向受影響農戶發放援助金。 受影響農戶若申請緊急救援基金,可親身前往元朗橋樂坊2號元朗政府合署5樓漁護署農業推廣辦事處登記,或於網上遞交申請。查詢可致電2476 2424。
Jul
積極跟進颱風韋帕襲港善後工作
颱風「韋帕」逐漸遠離本港,政府相關部門正全力進行善後工作,以期市面盡快復常。 天文台晚上7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取代下午4時10分發出的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政府1823電話中心和消防處分別收到286宗和425宗塌樹報告。在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前,路政署已啟動巡查全港行車道路,在需要時立即清理塌樹。 渠務署確認七宗水浸個案,均已完成處理。屋宇署收到21宗與建築物有關的事故,主要是窗戶鬆脫。「韋帕」沒有造成山泥傾瀉事故。棚架倒塌事件共有五宗。 風暴期間,33名市民受傷,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民政事務總署34個臨時庇護中心共有277人入住。 相關部門已開展特別巡查行動,檢查行車道路旁的樹木、構築物、斜坡、建築工地等,識別強風過後有潛在風險的地方,以保障公眾安全。 政府呼籲市民保持警覺,避免在樹下、招牌下、斜坡附近和有石屎剝落現象的構築物下逗留;如發現危險樹木、斜坡及構建物,應致電1823。
Jul
陳國基主持跨部門會議應對颱風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下午主持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會議,確保各相關部門作出全面和充分的準備及應變部署,應對熱帶風暴韋帕可能對香港造成的威脅。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署理保安局局長卓孝業,以及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代表出席會議。 督導委員會在會上聽取天文台台長對韋帕的最新評估。按目前預測,韋帕會在今晚午夜前後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屆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並考慮明日日間發出三號強風信號。韋帕星期日頗為接近珠江口一帶,預料屆時有狂風大驟雨和雷暴。天文台明日下午會根據最新天氣資料評估是否需要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陳國基在會上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 保安局轄下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提前部署並隨時候命,會於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時全面啟動。中心會透過聯合運作平台監察市面情況,掌握並整合各部門的實時資訊,迅速評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和措施。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連同公共運輸機構密切監察交通運輸情況,及時發放緊急交通資訊和公共運輸服務安排。 發展局正統籌應對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和構築物安全等的準備工作。渠務署今日為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完成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並會繼續實施及時清渠的安排。 針對沿海低窪或當風的高風險住宅區,渠務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已預先制定管理措施,包括預警系統和緊急應變安排。另外,土力工程處會與天文台密切監測天氣,適時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各部門已針對潛在影響較高的政府人造斜坡完成巡查。 路政署本月16日至18日再次檢測安裝在較高水浸風險的觀塘道下通道,以及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和大埔河沿岸16條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確保它們運作正常。該署也與渠務署為全港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公共道路路段,包括快速公路路段如新田公路進行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 [...]
Jul
跨部門會議統籌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檢視並督導跨部門就颱風和暴雨襲港的整體準備和應變部署,並就未來兩天預計會出現的暴雨和狂風雷暴惡劣天氣作超前準備。 按照預測,現時位於福建的熱帶氣旋丹娜絲明日進入廣東並逐漸減弱,而其南側的活躍西南季候風會在明日和星期五普遍影響珠江口一帶,預料本港會有暴雨和狂風雷暴,屆時天氣可能較為惡劣,市民請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預測和警告。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陳國基在會議上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超前準備工作。渠務署今晚會為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進行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並實施及時清渠的安排,180隊緊急應變隊伍會在全港各區檢查和清理渠道。 路政署明日會再次檢測安裝在水浸風險較高的行車和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包括觀塘道下通道;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和大埔河沿岸部分行人隧道。 各區民政事務處已啟動應對工作,包括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預備沙包和擋水板等,並會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和關愛隊,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天氣資訊,提醒他們做好準備。 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明日下午5時全面啟動,通過聯合運作平台監察市面情況,掌握各部門實時資訊,迅速評估風險並制訂應對方案和措施。各緊急救援部隊包括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和醫療輔助隊已做好應急準備,全員候命,應付暴雨和強風期間可能發生的緊急事故,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連同公共運輸機構密切監察交通運輸情況,及時發放緊急交通資訊及公共運輸服務安排。 教育局會按需要盡早公布學校上課和參加中學學位分配小六學生註冊日的安排。
Jul
海魚養殖牌照及深海網箱接受申請
為協助捕撈漁民轉型至可持續的深海養殖業,漁農自然護理署即日起至9月6日接受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海魚養殖業牌照申請,以及政府提供的深海網箱的使用申請。 漁護署表示,有別於過去以傳統木製魚排進行小規模作業的運作模式,署方希望推動漁民在新魚類養殖區以集約化模式營運,採用可持續和更環保的作業模式,並使用抗風浪能力較強的鋼質桁架網箱或其他類型的深海網箱作海上養殖。 為降低漁民的啟動成本,漁護署今年年底開始分階段在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設置兩組配備現代化海產養殖設備的鋼質桁架深海網箱及三組高密度聚乙烯重力式深海網箱,並透過許用合約向本地漁業組織提供深海網箱,幫助業界轉型至可持續發展或高增值的養殖作業模式。 申請人須提交詳細的業務計劃,包括介紹其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海魚養殖業務,並說明申請人符合使用政府網箱的申請資格,且業務符合相關環境保護及緩解措施規定。 有意在新魚類養殖區作業者,可考慮透過申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發展其海魚養殖業務,惟基金不能用作繳付政府網箱的許用費。 漁護署本月17日會舉行簡介會,介紹海魚養殖業牌照和使用深海網箱的申請流程及牌照要求。
Jul
謝展寰表揚減廢回收表現卓越者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出席環境保護署和香港海洋公園合辦的「SGREEN x 回收@校園比賽頒獎典禮」,表揚2024至25學年減廢回收表現卓越的學校、學生和家庭。 他在典禮致辭時指,本屆政府通過推動源頭減廢和擴大回收網絡,成功扭轉廢物棄置量多年來不斷上升的趨勢。都市固體廢物的棄置量自2021年至2024年減少共7.5%。廢物回收率也由2020年的28%,上升至2023年的33%。 謝展寰祝賀所有獲獎的學校、學生和家庭,感謝他們對香港減廢回收工作的支持。他表示,要源頭減廢,教育下一代至關重要。環保署去年推出「回收@校園」活動,向全港中小學校提供多元化的教材和推廣配套,協助學校和教師把減廢回收的知識融入日常教學,鼓勵學生善用學校和社區的回收設施,並帶動家人一起實踐資源分類回收。 「回收@校園」活動項目自推出以來反應熱烈,至今共約550間中小學參與,涵蓋約35萬名學生。
J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