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金融科技
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領跑全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今年上半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位居全球首位,是香港多年來在制度建設、穩健監管與市場改革上的穩步成果,也是政府與市場攜手推進改革創新的有力見證。 許正宇指,今年首七個月共有53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約1,270億元,按年升幅逾六倍,超越過去三年每年的全年集資總額。他展望下半年香港資本市場有更多新發展與突破。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8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今年上半年,香港資本市場再次展現出超凡韌性與制度實力,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增長強勁,超越其他主要國際市場,位居全球IPO集資額首位。在踏入下半年之際此良好勢頭持續,今年首七個月共錄得53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約1,270億港元,按年升幅超過六倍,超越過去三年中每一年的全年集資總額。正在處理中的上市申請超過210宗。相比之下,回看全球IPO市場上半年表現,集資額按年僅增約10%,交易宗數則下降5%。香港市場的表現明顯領跑全球,獲得國際投資者的熱切關注。 這些成績絕非偶然,而是香港多年來在制度建設、穩健監管與市場改革上的穩步成果,也是政府與市場攜手推進改革創新的有力見證。亮麗數字背後,我們展望下半年香港資本市場有更多新發展與突破。回顧關於IPO市場上半年的幾點觀察與總結,也值得與大家分享。 「雙引擎」推動:A+H股與創科企業並駕齊驅 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所有新股中,有四宗集資額超過50億元;有七宗為「A+H」股,合共籌得約770億元,顯示香港不僅具備支持大型企業上市的廣度與深度,更是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間的關鍵橋樑。上市後,這些公司的H股相較於A股的折讓幅度普遍較小,甚至有H股出現溢價,反映出國際資金透過香港市場投資這些股票的強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輪香港IPO市場的優異表現並非依賴單一板塊,而是呈現高度多元的產業分布,涵蓋工業、金融、消費、醫療健康、科技、媒體及電訊(TMT)以及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反映市場生態既成熟且均衡。 [...]
Aug
招商引資引才 創新經濟動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不久將公布第五批共十多家重點企業,意味自引進辦2022年年底成立以來引進的企業數目將有約100家。新一批企業有不少來自海外,包括多家國際領先的醫藥企業。 引進辦至今共引進84間從事前沿科技的重點企業,預計未來數年它們合共會為香港帶來約500億元投資,創造超過20,000個職位,並使用共168萬平方尺創科、工業和商業樓面。 除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科技和新能源及先進製造等四大領域,引進辦會引入結合創科和文創的企業,相信可進一步推動本地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加速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0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屆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引才,相關的工作正加速推進,這除了為香港帶來投資和優質就業機會外,也蓬勃本地的創科生態圈、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並賦能城市管理,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投資推廣署等部門,以及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攜手並肩、通力合作,全方位吸納和支持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企業來港,鼓勵它們充分利用香港這個內聯外通的國際平台拓展業務,壯大自身發展。 舉例而言,引進辦至今共引進了84間從事前沿科技的重點企業,預計未來數年它們合共會為香港帶來約500億元的投資,創造超過20,000個職位,並使用共168萬平方尺的創科、工業和商業樓面。 而港投公司作為特區政府的耐心資本,除了聚焦培育本地的初創和企業,也致力利用其國際和區域網絡,發掘和投資內地和海外的優秀團隊和優質企業,鼓勵它們來港落戶扎根。目前,港投公司已投資超過100個項目,而當中有超過十家公司已經或準備遞交在香港上市的申請。事實上,港投公司積極引導和槓桿市場資金投小、投早、投硬科技、投長期,其每一元的投資,已帶動超過五元的市場長期資金跟投,這些資金包括來自主權基金、退休基金等耐心資本機構,以及企業創投公司和家族辦公室等。 可以説,我們吸引企業的努力,正讓香港的創科品牌內涵更豐富、生態更多元、力量更堅實,為經濟的轉型和升級貢獻力量。 [...]
Aug
陳茂波首爾參訪創科企業及設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韓國首爾到訪創科企業NAVER,以及數字媒體城,晚上啟程回港。 NAVER在韓國處於領導地位,從事電子支付、電商、金融科技、信息技術、雲服務、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多個領域。陳茂波聽取管理層和研發主管介紹企業的發展歷程、技術和應用場景,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並與他們深入交流。陳茂波其後觀看企業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方面的應用展示。 他表示,香港也正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領域,積極完善相關的基建,香港科技園和數碼港等創科機構正建構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此外,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全鏈條的籌融資選項,保障數據和知識產權的法律體系完善。 陳茂波歡迎對方來港與相關領域夥伴進行研發與業務合作,以及來港籌融資,拓展其國際業務。 他又到訪首爾的數字媒體城,與管理層會面,了解媒體城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規劃,並參訪利用延展實境技術助力城市建設的展覽。 數字媒體城屬首爾市政府主導建設的項目,匯聚多家從事數字媒體、影視娛樂、遊戲動漫、信息科技等領域的企業。 此外,陳茂波拜會中國駐韓國大使戴兵,介紹香港最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港韓經貿近況。雙方就國際地緣政經格局、區域經貿合作,以及中韓關係發展等交流意見。
Jul
投資推廣署超額完成績效指標
投資推廣署宣布,該署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協助超過1,300間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首年,為香港帶來超過1,600億元外來直接投資,創造逾19,000個新職位。 上述三項數字顯示,投資推廣署已提早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的績效指標。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原本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績效指標,包括引入至少1,130間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該署截至上月底已協助1,301間;而外來直接投資的績效指標,則是這些企業要帶來首年投資至少770億元,現時直接投資額已近1,700億元。 過去兩年半,受助企業的最大來源地為中國內地,共630間公司,其次是美國佔113間,英國佔89間,新加坡佔68間,加拿大佔38間。 按行業分布,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佔最多,有283間;其次為創新及科技,有275間;家族辦公室有179間;旅遊及款待佔148間;商務及專業服務有129間。 此外,由投資推廣署負責財務審查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2024年3月推出以來,截至上月接獲1,548宗申請,673宗申請獲正式批准,已獲核實的投資金額逾210億元,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460億元。 展望未來,劉凱旋表示,投資推廣署將聚焦金融服務與金融科技、創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以及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這四大策略產業,並致力推廣香港軟實力,推動文化出海,向全球展示香港的魅力,以吸引投資。 她說,今年是投資推廣署成立25周年,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該署累計協助超過7,700間來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涵蓋金融、創科、專業服務、可持續發展等多元領域,創造超過95,000個職位,直接投資金額累計超過4,400億元。
Jul
亞洲深度融合發展 香港大有可為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天津和北京分別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理事會年會。他指出,與會者非常關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普遍認為中國是環球經濟尤其亞洲區內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他認為,亞洲區內更深度的融合發展,是當前全球最重要、不可逆轉的經濟發展趨勢之一,香港在這個新時代將大有可為。在亞洲持續快速增長的時代,香港功能全面的金融服務可以擔當更重要、更多元的角色。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上周,我先後出訪天津和北京,分別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十屆理事會年會。這兩個會議焦點並不一樣,卻不約而同對幾個重大宏觀趨勢非常關注,包括(一)在全球化遭遇逆風、在多邊主義面臨巨大挑戰的當前,到底如何維持環球經濟的增長動力?(二)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如關稅戰、氣候變化等挑戰?(三)如何把握科技革命尤其人工智能和數字化,以及產業變革的機遇?(四)怎樣建構更平等有序和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體系?與會者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非常關注,普遍認為是環球經濟,尤其亞洲區內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中國的科技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也感到受啟發。 李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時指出,在國際經貿格局演變過程中,既有破壞性因素的衝擊,也有很多積極力量在尋求共識、努力對抗不穩定不確定風險。經濟全球化不會被逆轉,更多的是在尋找新的突破口,並將在曲折中前進。 事實上,縱使面對地緣政治的衝擊,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仍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亞洲地區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約60%,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明兩年整個發展中亞洲的經濟增長率介乎4.5%至4.6%,遠高於先進經濟體平均的1.4%至1.5%。隨着國際間貿易和非貿易壁壘的增多,未來亞洲區內的經貿合作必將提升和深化。例如上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完成了談判,聚焦促進數字化發展及綠色經濟等多個重要領域。 香港是自由港,也是聯繫內地和世界的重要窗口,最近的外貿表現某程度上也反映上述趨勢。上月,本港對外商品出口貨值整體按年上升15.5%,是本港連續15個月錄得正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五個月累計增幅最大的是出口至越南,約59%;而出口至日本和內地,亦分別增加20%和18%。 可以説,在亞洲持續快速增長的時代,香港將會找到新機遇、新動能、新出路。以金融為例,我們功能全面的金融服務必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擔當更重要、更多元的角色。 [...]
Jun
陳茂波上海出席陸家嘴論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上海出席2025陸家嘴論壇開幕式暨上午全體大會,並見證香港與上海市簽署《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中午啟程回港。 今年的陸家嘴論壇由上海市政府、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以全球經濟變局中的金融開放合作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多國政府、金融監管機構、財金界領袖、著名智庫和學者,研討環球貨幣政策、資本市場發展、科創金融、普惠金融等議題。 在出席開幕式前,陳茂波與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偉共同見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與上海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辦公室主任周小全簽署《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涵蓋六方面共38項措施,包括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聯繫與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上海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以及加強兩地在大宗商品交易、再保險業務、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發揮兩地在金融開放、金融發展和風險防範方面的優勢,並加強跨境金融及離岸金融的合作,推動兩地國際金融中心的協同發展。 陳茂波在儀式上致辭時說,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滬港合作的具體方向,為兩地多層次、多領域的金融合作注入新的、更豐富的內容。 他特別提到,行動方案是深化互聯互通的新措施、突出對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支持,也推動標準對接和金融創新。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香港與上海這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將強強聯手,發揮更大的聯動和協同效益,為國家的金融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也為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注入更多中國智慧與力量。 另外,陳茂波昨日抵達上海後出席中國金融40人論壇舉辦的國際交流晚餐會,分享在國際政經大變局下,香港如何推進金融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更好貢獻國家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並為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創造機遇。
Jun
許正宇啟程訪加拿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啟程前往加拿大,將到訪多倫多、渥太華和溫哥華。 許正宇將參與溫哥華網路高峰會,與數以千計的科技企業家、投資者和業界翹楚分享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和機遇。 許正宇也會出席多個由香港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投資推廣署加拿大辦事處主辦的商務聯誼活動,介紹香港在金融巿場、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優勢,以及為促進相關發展和應用所提供的政策支援和優惠。 訪問期間,許正宇也會晤加拿大政府財金官員、商會和智庫代表,以及參觀當地多間銀行和保險公司。 許正宇周六返港。他離港期間,副局長陳浩濂署任局長。
May
投資推廣署四個月助逾220間企業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表示,今年1月至4月期間,投資推廣署共協助223間內地和海外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13%。 陳百里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覆林健鋒議員的提問時說,上述企業預計在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首年,帶來直接投資額逾223億元,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而其中逾四分之一表示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 這些企業的首五大來源地為內地、美國、日本、英國和新加坡;首五大行業則分別是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行業、家族辦公室、創新及科技行業、旅遊及款待行業、消費產品行業。 另一方面,本屆政府成立直轄財政司司長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創科企業。至今,引進辦成功吸引84間重點企業,其中有不少計劃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 陳百里表示,除了着重招商引資,本屆政府也致力吸引海內外人才。今年1月至4月期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逾45,000宗申請,其中超過35,000宗獲批。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企業及人才。
May
李家超訪卡塔爾深化合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來自香港和內地企業的商貿代表團繼續卡塔爾訪問行程,與當地政商界領袖會面,推介香港優勢和機遇,並見證香港、內地、卡塔爾的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交換及宣布多項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 早上,李家超與卡塔爾勞工部長Ali bin Saeed bin Samikh Al Marri會面,商討促進香港與卡塔爾人才交流的計劃,推動雙方人文交流和聯繫。李家超說,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積極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設有一帶一路獎學金,鼓勵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學生來港升讀大學。他又表示,歡迎更多卡塔爾青年來港升學和發展事業。 之後,李家超一行分別與卡塔爾商人協會、卡塔爾工商會代表進行圓桌會議。他指出,香港的法律制度和金融體系穩健,奉行簡單稅制和低稅率,歡迎當地企業善用香港「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以及優質的金融、物流和專業服務,善用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開拓內地市場。 李家超下午出席由香港駐迪拜經濟貿易辦事處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主辦的商務午宴,向超過300名當地政商界代表介紹香港發展機遇和營商優勢。他致辭時表示,是次行程是他上任後第二次訪問中東,很高興香港與中東地區不斷加強聯繫和合作。他宣布香港和卡塔爾已大致完成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談判,也會就各自「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的互認安排展開討論,將為兩地投資和貨物流動提供更有利環境。 李家超並宣布,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免簽證前往卡塔爾,最長可逗留30天,期待香港與卡塔爾在經貿、旅遊、文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他又指,香港與內地企業優勢互補,香港會繼續做好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積極深化國際合作,與卡塔爾共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
May
李家超:卡塔爾放寬港人入境要求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卡塔爾放寬港人入境要求,即日起,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免簽證訪問卡塔爾30天,較原先的落地簽證安排更便捷。 李家超今日在卡塔爾多哈會見傳媒,總結香港和內地企業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之行。他指出,這次是他上任後第二次訪問中東,代表團的商貿代表有50多人。他表示,是次訪問有三個目的,包括進一步建立政府之間的關係、開拓合作領域,以及交朋友、擴大朋友圈。 李家超昨日早上與卡塔爾埃米爾,即國家元首會面,其後再先後與首相兼外交大臣、通訊與信息技術大臣會面,並到訪卡塔爾投資局。李家超表示,通過會面,他與卡塔爾政府領袖建立合作共識,雙方同意兩地可加強在不同領域的合作。 他又指,是次訪問強化商貿網絡,達成35項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涵蓋經濟合作、投資、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銀行、資本市場發展等範疇。 其中包括兩地政府簽署備忘錄,加強投資推廣方面的合作。兩地海關也簽署在各自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的互認安排行動計劃,便利兩地貨物通關和流動。 另有兩份是內地企業和卡塔爾企業達成的協議,提供對金融服務和高端製造業的支持,更有一份由香港、內地和卡塔爾三方共同簽署的意向書,推進金融科技合作。
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