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人工智能
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代表團訪港
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魏地春率領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大國工匠代表團訪港,促進市民認識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大國工匠的優秀素質和卓越貢獻,為廣大勞工打氣、為社會注入正能量。代表團今日抵港,展開一連四天的訪問活動。 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大國工匠是國家級榮譽稱號。七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頂尖精英訪港,分別是高鳳林(航天)、洪家光(航空)、段江南(人工智能)、詹春珮(航運)、諸懿青(金融)、劉忠(餐飲)、楊俊(文化藝術)。 代表團下午抵港後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儀式。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致辭時表示,衷心感謝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全力支持,促成代表團這次訪問,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重視和愛護。 他說,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非常重視勞工的價值,期望通過代表團這次訪港活動,增強港人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以及激發各行業僱員在工作上迎變求變、敬業樂業。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會工作部部長劉松林、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五局二處處長李新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勞福局常任秘書長劉焱、勞工處處長許澤森也有出席儀式。 代表團傍晚出席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的歡迎晚宴。陳國基表示,代表團到訪香港,對促進市民認識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和先進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優秀素質和卓越貢獻,意義重大,香港特區政府熱烈歡迎代表團訪港。他深信代表團成員的奮鬥事跡與卓越成就,將激勵香港社會各界繼續追求卓越、勇於追夢,並進一步凝聚社會力量,共同為推動國家發展、增進人民福祉貢獻力量。
Oct
黃偉綸主持創新科技嘉年華開幕禮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今日至本月26日在科學園舉行,展出多項本地創新發明和科研成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主持開幕禮。 黃偉綸表示,政府會繼續善用香港的優勢,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援、人才培育,全方位推動創科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今年活動以「創科點亮夢想」為主題,他希望市民通過嘉年華盡情探索,感受創科為社會帶來的大量好處,更加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嘉年華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獲本地大學、研發中心、政府部門,以及其他機構等約50個合作夥伴支持,在現場設置攤位,展出一系列科研成果和互動遊戲,並舉辦約150場創科工作坊和十多場網上講座,內容涵蓋人工智能、環境生態等不同熱門主題,讓公眾了解創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嘉年華所有活動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須預先登記。
Oct
金融科技周創業節11月3日展開
投資推廣署今日公布,香港金融科技周 x StartmeupHK創業節2025下月3日至7日聯合舉行。活動聚焦創科領域及商業效益,預計吸引超過100個經濟體逾37,000人參與。 香港金融科技周 x StartmeupHK創業節2025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投資推廣署聯合主辦。 主論壇11月3日至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設有11個主題論壇,涵蓋金融與科技政策、保險科技、健康科技、財富與投資管理、數字金融、區塊鏈與Web3、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技等多個重點領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周今年的主題是策動金融科技新時代。政府會繼續與金融監管機構及金融科技業界緊密合作,致力打造香港成為擁抱和引領金融科技的理想地,建立具規模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科技方案,推動全球經濟向前邁進。 活動將為初創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促進合作,並助力企業走進亞洲以至全球市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除了優越的營商環境,香港擁有強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網絡、經驗豐富的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者、一系列政府支持的計劃,以及友好的商界社群。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由十年前約1,600間增至去年約4,700間,反映政府採取的措施見成果。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周 [...]
Oct
陳茂波在美出席貨幣基金組織年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集團年會,並出席多場活動,與金融界領袖、主要商界和智庫代表會面,介紹香港最新發展情況和營商環境,其後結束訪美行程返港。 陳茂波上午出席年會的全體大會。他也出席國際金融協會舉辦、有多個國際金融機構領導層出席且屬高規格論壇的爐邊對談。陳茂波在爐邊對談中分享香港經濟近況、金融中心發展策略、創科尤其人工智能的機遇、數字資產發展,以及構建耐心資本生態等。 他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維持資本自由進出、自由兌換並與美元掛鉤的貨幣、高度國際化、與國際最佳標準無縫銜接等優勢,並鼓勵金融創新。儘管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香港金融市場近月持續錄得資金流入,顯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投資環境和機遇的信心。 他指出,香港不斷通過資本市場改革,便利企業籌融資和提升市場流動性,吸引海内外優質的發行人和投資者參與,並以穩慎的態度擁抱金融創新,推動包括穩定幣在內的數字資產發展。他又分享香港在培育耐心資本方面的工作,包括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投小、投早、投長期,並拉動私人市場資金參與,為創科產業提供資金支持。港投公司至今投資超過130個項目,每一元的投資拉動約六元的市場資金跟投。 此外,陳茂波出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與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合辦的商務午餐會。陳茂波發表主題演講,向40多名美國商界領袖介紹香港最新經濟情況與未來發展方向,並與嘉賓討論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機遇等議題。 陳茂波指出,「一國兩制」是香港的顯著優勢,中央政府表明長期堅持這制度。香港歡迎美國企業和人才來港投資和發展事業。 其他行程包括出席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圓桌會議,與跨國企業、金融機構和當地智庫代表交流,介紹香港經濟金融現況和創科發展,並討論貿易、金融、數字資產、創科等領域。
Oct
陳茂波赴美出席貨幣基金組織年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他將會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到美國華盛頓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集團年會。訪美期間,他會與當地金融機構及基金等、投資者、商會、學者和智庫討論國際金融及貿易形勢與發展,並向他們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與優勢,特別是北部都會區的潛力,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機遇。 他強調,香港會鞏固與傳統市場的深厚聯繫,同時開拓新興市場、擴大朋友圈,透過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共同實現更好的發展。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12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每年的第四季度,不少國際組織都會舉行年度會議,讓不同地區和經濟體的代表就當前國際金融、商貿及宏觀經濟交流觀察與看法。而不少與會代表亦會借會議期間,進行雙邊和多邊的會面,相互認識和增進彼此間的了解,探索更多合作機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集團年會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我將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會議。這個年會匯聚世界各地財政、金融和經濟相關的官員、中央銀行代表、企業及非政府組織要員和學者,討論一系列當前全球關注的事宜。環球經濟現況與前景、金融、國際貿易、全球供應鏈、氣候變化、數字轉型等都將是會議的議題。 每年環球經濟與市場展望均存在不明朗因素,但地緣政治、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關稅戰、主要經濟體的金融市場情況等,讓人對來年國際市場面對的風險倍感憂慮。即使今年以來環球金融市場整體向好,但國際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部分數字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反映環球市場正加緊配置美元以外的資產,以減低風險。 面對揮之不去的國際地緣政經陰霾,我們始終相信溝通對話、坦誠交流,有助消除誤解、增強相互理解,以至建立互信。 藉此行到美國,我也會順道與當地金融機構及基金等投資者見面,也會與當地的主要商會、學者和智庫交流。除了就當前國際金融及貿易形勢與發展交流看法,我也會向他們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與優勢,特別是北部都會區的潛力,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機遇,並因應他們關注的課題做些說明。 [...]
Oct
新一批重點企業落戶香港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今日舉行新一批重點企業簽約儀式,歡迎18家企業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這批企業包括三家全球十大醫藥企業;從事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自動駕駛技術、微電子領域、跨境金融服務的領軍者;具全球影響力的新媒體平台。至今,重點企業總數突破100家,合共預計為香港帶來約600億港元投資,創造約22,000個就業職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持簽約儀式時說,新一批重點企業除了帶來投資和就業機會,也為香港帶來更多創新理念和先進技術,進一步豐富本地迅速發展的創科生態。 他表示,重點企業可通過香港找到所需的資金、優秀人才、策略夥伴、完善的創科生態和聯通全球的合作網絡。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協作日益深化,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行業創造龐大機遇。其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合作亮點之一,將試行促進人流、資金、貨物和數據流通的創新政策。 引進辦主任任景信指,頂尖藥企落戶與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政策方向契合,將有助推動香港成為臨床研究及創新藥物開發的重要基地。此外,新一批重點企業多達40%來自海外,反映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深受全球創科企業青睞。
Oct
貢獻金融強國建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他說,當局正以清晰的全局視野推進金融市場各板塊齊頭並進,核心策略是鞏固優勢與多元拓展雙軌並行,致力構建一個更具韌性、更為全面的金融生態系統。 面對全球政經格局的深刻變化,當局將推動香港金融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多元發展的持久動能,這不僅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更是激活增長潛能、貢獻國家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當前全球正經歷一場由科技驅動的金融格局重構。人工智能與區塊鏈不僅革新着技術工具,更在重塑資本流向與金融服務的邊界,為金融市場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我們正加速推進金融市場的制度革新與產品創新,力求讓科技變革的巨大顛覆力,更有效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能。 香港在這個關鍵節點上,正處有利的位置。國家的堅實支持,加上政府與業界的不懈努力,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鞏固提升。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與首兩位(紐約及倫敦)的得分差距分別進一步收窄至僅兩分和一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香港在多個細項排名全球第一,包括金融科技、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這些都顯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本港金融實力持續提升,並獲得國際認同。 事實上,今年以來本港金融市場表現亮眼。例如,新股集資(IPO)總額至今接近1,500億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國際長線資金參與度明顯增加。港股氣氛暢旺,恒生指數今年來累計上升超過30%;交投創歷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額超過2,500億港元。今年首八個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額更為IPO集資額的接近三倍,反映香港市場的深度與活躍度。 值得指出的是,新股活躍、資金匯聚以及交投暢旺,也利好了A股的表現,本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出現良好的聯動效應。據港交所的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14家H股在港上市後,其在內地相關的A股日均成交額,整體漲了28%,其A股股價亦平均上升了15%。可見,更多優質、計劃出海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不但有助加快其國際業務的布局、增加營收、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可見度,更可讓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更好的相互成就。 這些令人鼓舞的市場表現,清晰印證了香港金融體系在聯通內地與全球資本中的獨特價值。面對全球政經格局的深刻變化,我們必須把握當前勢頭,以更具前瞻性的改革和舉措,將上述發展轉化為推動香港金融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多元發展的持久動能。這不僅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更是激活增長潛能、貢獻國家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
Sep
北都發展及營運組本月召開會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親自主持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其中,由他帶領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本月將召開首次會議。 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的目標是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包括為不同產業園區度身成立一間或多間園區公司、法定或非法定專門機構,制訂合適的公私營合作模式,也會適當把相關的土地招標,由價高者得轉向採用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 雙信封制有別於傳統一般土地招標的價高者得方式,它要求投標企業提交技術方案和發展計劃,讓政府更全面考慮相關企業落戶發展所能帶來的投資和技術、對中下游產業的促進、經濟和稅收貢獻、創造的就業機會,以至北都的整體戰略布局等,北都實現產業綁定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1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行政長官上周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圍繞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兩大主軸提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以前瞻視野全速推進經濟提速發展、增強發展動能,以改革促進發展、以創新開啟未來。施政報告廣獲社會關注,各界認同香港需要加快實現產業轉型、增強經濟動力。 在推動經濟加速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要用好香港的獨特優勢,既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包括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建與競爭力;同時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把握人工智能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帶來的創科機遇,並通過頂層建設、制度創新及綜合布局,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以更好承載創科企業落戶、推動產業發展,為本港經濟增添新的發展動能。 可以說,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產業結構革新的重要載體,更好實現「金融+創科+貿易」多引擎聯動發展。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親自主持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分別是由我帶領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由政務司司長帶領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以及由財政司副司長帶領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 這三個工作組各有不同側重點。兩位司長的工作組都是對準產業發展,而副司長的工作組則是協調多個分別負責規劃、工程、交通、環保、房屋等的政策局和部門,確保土地和配套設施會適時到位以配合企業的進駐。概括而言,核心就是目標鎖定、手法靈活。目標鎖定,就是明確讓北都發展跟產業落地綁定起來,以此為各項工作的目標;手法靈活,就是從法律框架、行政程序、融資方案等不同環節,積極探索創新、靈活且切實可行的方案,加速北都的推展和產業進駐,讓北都發展的目標提速實現。 [...]
Sep
施政報告為加快發展提出清晰目標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為加快社會和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生活提出清晰目標和落實藍圖。當前北部都會區的基本規劃已出台,現在是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的關鍵時期。 陳茂波今日會見傳媒時說,香港當前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新一份施政報告圍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兩大主軸,短、中、長期政策並舉,為加快社會和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生活提出清晰目標和落實藍圖,並致力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作用。 他指出,北部都會區是引領香港未來發展的引擎、是創科產業的重要載體,也是與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合作的重要基地。當前,北都的基本規劃已經出台,現在正是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的關鍵期,以加速香港創科產業的生態構建和發展。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身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加上在開發模式、建造技術和設備,以至批撥土地方式等靈活和前瞻性措施,拆牆鬆綁,加快推動北都發展。政府會全力以赴,務求讓北都的基建、交通、社區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互配合,加快提升經濟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早日惠及市民。 陳茂波又指,產業發展和革新是施政報告另一重點。香港必須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而引進企業和人才對達到這個目標至關重要。施政報告提出制訂促進招商的政策包,並增加靈活性,讓香港更有條件吸引全球各地企業落戶,與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創科中心和人才樞紐的優勢更好結合,進一步引領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醫療醫藥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傳統優勢產業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和設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
Sep
推動創科 建設低空經濟生態圈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香港科技發展潛力優厚,施政報告提出以三大創科園區、五大研發機構為主體架構,推動創科發展,匯聚世界人才,以香港研發平台支持航天科技發展,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和低空經濟,支持惠民科研,引入龍頭創科企業落戶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指政府會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透過制度創新與技術突破,令香港成為低空創新應用的核心樞紐。政府會完善民航法例和規管框架,為重量超過150公斤的非傳統飛行器訂定專用法例,並於今年年底前推出專用頻譜,提前規劃部署起降場、航路網絡、衞星定位、三維空間數據系統、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等。 政府會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涵蓋跨境路線、低空載人飛行器等技術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保險業界已成立專責小組,會參考監管沙盒數據,開發不同應用場景的低空經濟保險產品。保險業監管局會加強聯繫業界,應對相關需求。 政府也會加大鼓勵高校和企業透過現有不同資助計劃,促進相關研發和應用,並檢視相關人才發展,支持業界和大學舉辦更多低空經濟推展培訓。投資推廣署去年舉辦首屆香港低空經濟論壇,吸引逾250位本地和海外業界持份者參與,政府會繼續推動舉辦旗艦活動,展示低空經濟商機以及創新、高效和安全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為加速新型工業化發展,創新及科技局會提供產業落地的應用場景,以場景招商,以及扶植龍頭或具引領性的創科企業在港發展,措施包括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並下調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門檻,將項目總成本最低要求由3億元調低至1.5 億元。 至於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於2026至27年度啟動,由政府積極引導市場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 此外,創科局正推進香港微電子研發院開展兩條中試線的組裝,並於明年內完成生命健康研發院和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的籌建工作。 [...]
S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