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金融強國建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他說,當局正以清晰的全局視野推進金融市場各板塊齊頭並進,核心策略是鞏固優勢與多元拓展雙軌並行,致力構建一個更具韌性、更為全面的金融生態系統。

 

面對全球政經格局的深刻變化,當局將推動香港金融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多元發展的持久動能,這不僅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更是激活增長潛能、貢獻國家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當前全球正經歷一場由科技驅動的金融格局重構。人工智能與區塊鏈不僅革新着技術工具,更在重塑資本流向與金融服務的邊界,為金融市場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我們正加速推進金融市場的制度革新與產品創新,力求讓科技變革的巨大顛覆力,更有效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能。

 

香港在這個關鍵節點上,正處有利的位置。國家的堅實支持,加上政府與業界的不懈努力,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鞏固提升。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與首兩位(紐約及倫敦)的得分差距分別進一步收窄至僅兩分和一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香港在多個細項排名全球第一,包括金融科技、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這些都顯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本港金融實力持續提升,並獲得國際認同。

 

事實上,今年以來本港金融市場表現亮眼。例如,新股集資(IPO)總額至今接近1,500億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國際長線資金參與度明顯增加。港股氣氛暢旺,恒生指數今年來累計上升超過30%;交投創歷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額超過2,500億港元。今年首八個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額更為IPO集資額的接近三倍,反映香港市場的深度與活躍度。

 

值得指出的是,新股活躍、資金匯聚以及交投暢旺,也利好了A股的表現,本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出現良好的聯動效應。據港交所的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14家H股在港上市後,其在內地相關的A股日均成交額,整體漲了28%,其A股股價亦平均上升了15%。可見,更多優質、計劃出海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不但有助加快其國際業務的布局、增加營收、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可見度,更可讓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更好的相互成就。

 

這些令人鼓舞的市場表現,清晰印證了香港金融體系在聯通內地與全球資本中的獨特價值。面對全球政經格局的深刻變化,我們必須把握當前勢頭,以更具前瞻性的改革和舉措,將上述發展轉化為推動香港金融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多元發展的持久動能。這不僅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更是激活增長潛能、貢獻國家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要鞏固這持久動能,就需要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現時,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股市的總市值大致與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相等;然而,美國兩大股市的總市值則超過其GDP的兩倍。這對比顯示我國的金融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更廣闊、更深入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清晰地指明了香港所肩負的使命與箇中所蘊含的潛力。

 

為此,我們正以清晰的全局視野推進金融市場各板塊齊頭並進,核心策略是鞏固優勢與多元拓展雙軌並行。在持續優化股票市場、資產和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這些傳統優勢的同時,我們正全力把固定收益、貨幣市場、大宗商品及數字資產等新興板塊,打造成為強勁的增長支柱,致力構建一個更具韌性、更為全面的金融生態系統。

 

這是一項須堅持不懈的工程,但正在穩步推進。以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為例,它不僅是市場重要的融資與投資工具,更是幫助投資者管理風險,讓其放心大展拳腳的關鍵環節。亞洲區對此需求尤為殷切,過去15年區內國際債券發行額的年均增長率達16%,遠超全球約4%的水平。在此進程中,香港已確立其亞洲領先的國際債券發行樞紐地位。經香港安排發行的國際債券,總額佔亞洲接近三成。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的發行額更佔區內約45%,展現了我們過去的前瞻布局和努力,正取得階段成果。

 

為進一步發展這個市場,在特區政府的統籌下,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合力擬備了《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上周由證監會與金管局聯合發布,圍繞債券及貨幣市場的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金融基建四大方面,提出了十項具體措施,目標是將香港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樞紐。

 

這個領域的發展,跟我們多年來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發展方向相輔相承。去年,在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點心債規模已達1萬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大幅增加約一倍,發行人背景亦日趨多元,反映了國際市場對資產配置多元化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對人民幣計價產品的需求。我們會繼續通過完善互聯互通機制、提升人民幣流動性與產品供應;爭取盡快推出離岸國債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爭取中央部委支持擴大人民幣的流動性和業務資金安排、推出跨境債券回購業務等,為國際投資者長期持有人民幣資產提供更完善的市場環境,同時也豐富離岸人民幣的使用場景。

 

與此同時,我們正致力提升金融基建體系。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結算(CMU OmniClear)將與港交所合作,研究讓投資者在單一平台集中管理及抵押股票和債券等不同資產,包括互聯互通下的資產。我們亦正與瑞士、阿聯酋等地市場建立連接,並推動離岸中國國債成為更多清算機構的合格抵押品。證監會亦正研究交由市場建立和營運的債券電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並積極推動在香港建立商業回購市場和中央交易對手制度,從根本上提升市場的流動性與效率。

 

這些舉措的落實,將有助系統地構建更有效的離岸人民幣孳息率曲線,為發行人提供更精準的定價基準參考,並更好地滿足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將香港的離岸人民幣生態推上新台階。

 

本周我們將迎來十 • 一國慶。國家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展現出的戰略定力與發展韌性,是香港繁榮穩定與加快發展的最堅實後盾。國家堅持高質量發展,並在全球治理、國際貿易與綠色轉型中扮演着領導角色,展現出大國擔當,推動更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香港開啟了不同的發展機遇。我們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和自身所長,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為核心抓手,服務國家所需,全力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功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更大的香港力量。

 

*註: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編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first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personalise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measure and analyse us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in our Cookie Policy and about the related use of your personal data in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allow all or manage them individ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