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shuohk
一帶一路跨專業論壇助拓新機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一帶一路」辦公室今日舉辦 「一帶一路」跨專業論壇,藉此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業,深化業界與「一帶一路」國家及內地商界的合作,並提供平台讓三方企業交流跨國供應鏈管理和建設等不同領域的合作項目。 論壇吸引逾250名來自本港、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商界人士出席。30多名來自三方的資深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在不同環節分享共建「一帶一路」的最新商機和市場策略,並展示數十項商業案例和潛在項目,涵蓋金融、建築工程、運輸物流、法律、綠色及創新科技等領域。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面對地緣政治、環球供應鏈轉移等不明朗因素,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穩定環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香港會繼續致力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增強對世界各地企業的營商吸引力,以善用「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丘應樺指出,在2013年至2022年間,香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激增至約1,200億美元,為原先的三倍。 他指,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他鼓勵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來港開設據點,更有效地開拓目標市場,又期望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積極與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共同發掘新商機。 「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形容論壇非常成功,他說,很多企業表示,通過香港的專業服務平台,可提升企業價值並減低風險。尤其香港與中東、東南亞國家聯盟有着緊密的合作關係,不少內地民企尋求聚焦、針對性進入東盟和中東市場,香港的平台和專業服務提供者正好支援他們「出海」的需求。
Feb
新一輪暑期實習計劃接受申請
政府今日宣布推出民青局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5,為香港青年提供內地和海外暑期實習機會。參與計劃的大型企業增加至28間。 實習計劃旨在培育了解國家發展並具備國際視野的年輕人才,讓他們認識大型企業在世界不同地方的職場文化和建立香港以外的人脈網絡,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參與計劃的企業遍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以及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澳洲等海外國家。 實習崗位覆蓋金融服務、創科、物流、地產、建築、零售、酒店、娛樂、公用事業等行業。實習期為今年6月至9月。參與企業會承擔實習生的交通、住宿費用等主要開支,並委派專責人員提供培訓和支援。 申請人須為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全日制專上學生,或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本地全日制專上學生。有興趣者可於下月10日或之前在網上一次過向最多三間企業遞交申請。
Feb
香港會計專業助力內地企業出海
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日於深圳前海舉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闡釋在會議上公布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名單如何助力內地企業開拓海外巿場。 名單涵蓋近60家熟知不同海外市場及相關會計和稅務法規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企業可按發展需要,與具相關背景的事務所對接,加速實現海外拓展計劃。而香港會計專業也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善用香港優勢,連通內地企業與國際巿場。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2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第二次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會議今日於深圳前海舉行,探討兩地如何進一步加強在金融巿場、金融專業服務和人才的聯動聯通。其中,我在會上公布了一份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的名單。香港會計專業素來以高水平見稱,名單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均深具國際經驗,我期待透過這份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整合的名單,便利內地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夥拍最適切其需要的會計師事務所,為其保駕護航並加速開拓海外巿場。 隨着國家快速朝開放型經濟方向發展,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日益加快。企業拓展業務版圖至「一帶一路」國家及其他地區時,往往面對地緣政治、市場環境、當地法規、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確定性,極需要各類專業服務的支持和引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同時獨具背靠祖國的優勢,我們的專業服務業既擁有豐富國際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亦對內地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商業文化有充分了解,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助力企業實現全球化發展。 當中,會計服務是內地企業出海過程中的重要支援。以高水平見稱的香港會計專業無論在會計、核證或審計等各專業準則多年來已與國際全面趨同,去年末推出的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更是與國際準則全面銜接。常言會計是商業語言,而香港會計專業正正擅長國際通用的會計語言,可就企業籌資融資、業務開拓、稅務籌劃、風險管理、合規管理等多方面出謀獻策,在企業出海途上擔當護衞艦的角色。 為推動業界充分發揮專業所長,香港會計師公會早前了進行業界調查,整合出一份專門助力內地企業出海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名單PDF 檔案,涵蓋近60家熟知不同海外市場及相關會計和稅務法規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了這份名單,企業便可按發展需要,與具相關背景的事務所對接,加速實現海外拓展計劃。而香港會計專業亦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善用香港的優勢,連通內地企業與國際巿場。 [...]
Feb
許正宇前海出席深港金融合作會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率領代表團於深圳前海出席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正好呼應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本月9日召開座談會時,對粵港澳大灣區有更多互惠合作、聯動發展的期許。 會議由許正宇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深圳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羅晃浩共同主持。委員會討論深港兩地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合作措施的最新情況,並探討進一步加強兩地金融聯動的建議。 金融專業服務和人才聯通方面,許正宇公布能助力內地企業「出海」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名單,期望透過香港高質素、國際化的專業服務,推動國家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 委員會也特別安排兩名參與灣區專上學生金融科技雙向實習計劃的香港學生分享經驗,以鼓勵業界為兩地青年提供更多機會,促進金融人才交流。 許正宇表示,香港和深圳同為大灣區發展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香港期望與深圳繼續緊密合作、協同發展,正如他日前出席夏寶龍召開的座談會時表示,香港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在金融巿場和服務方面的合作,將可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從而在不同方面為國家金融強國建設作出貢獻,並為香港和大灣區開拓更多發展機遇。 羅晃浩則表示,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是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舉措。他又說,未來將以政策紅利為重要支撐、以金融基礎設施聯通為重要突破,持續提升深港金融基礎設施聯通水平,聯動香港做好企業「走出去」金融服務,讓資金、信用、數據等要素高效跨境流動。
Feb
孫東訪橫琴珠海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前往橫琴和珠海訪問,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與廣東省領導舉行座談會,和相關市領導會面,並參觀珠海兩間科技公司;晚上結束行程返港。 孫東首先到深合區考察,按照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調研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時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實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規劃。 孫東與廣東省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廣東省橫琴辦主任、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舉行座談會,在會上結合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工作,深入了解深合區規劃和產業發展的情況。 此外,孫東訪問位於深合區的珠海澳科大創新科技研究院—澳門科技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設的產學研示範基地,了解在深合區推動數據跨境流動的工作。 他又與珠海市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吳澤桐和副市長黃振球會面,介紹特區政府就引領香港創科發展推出的最新政策及發展現況,了解珠海在創科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發展成果,並就促進兩地創科交流合作交換意見。 下午,孫東考察珠海鴻鈞新能源有限公司,參觀電池生產車間,並聽取該企業於低能耗、低碳排的新型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的介紹。對於該企業有意到香港開拓業務,孫東表示歡迎。 其後,他參觀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聽取該科技型的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製造集團在品質保障、產品創新、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最新發展。他又到集團科技展廳,了解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倉儲等產品和系統。
Feb
構建香港成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政府致力將香港構建成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投資推廣署指,本港具備完善的硬件及軟實力,足以吸引企業利用香港來管理跨國的供應鏈運作。有企業就覷準香港資本市場發達、具地理優勢等而到來投資。 供應鏈管理是指從原物料採購、產品生產,到最終產品交付到顧客手上的所有流程管理。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劉智元表示,全球供應鏈正經歷重大轉型,包括生產基地多元化、供應網絡區域化和關鍵產業在地化。在新格局下,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需求應運而生。 他說,企業可利用香港來管理跨國的採購、運輸、庫存和銷售等供應鏈運作,而企業實際的貨物生產並不需要經過香港。 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不單具備完善的硬件設施,更有軟實力。劉智元指出,本港完善穩健的金融基建和規模宏大的金融市場,可為企業提供多種融資途徑,加上大量人才匯聚和地理位置優越,這些條件都足以吸引企業到港開設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躋身福布斯全球企業500強的內地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集團,在港設立結算平台,該企業的全球進出口訂單都在香港簽訂合約和結算,正是看上了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 三一香港集團董事兼總經理陳躍進認為,香港擁有高度發達的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能為企業提供國際結算、跨境融資及風險管理等多元化服務,特別在匯率波動的前提下,香港更有優勢。 「我們在香港設置結算平台,主要原因是香港有三大優勢,第一是稅收比較規劃,第二是融資成本比較低,第三是資金無外匯管制,出入比較自由。」 [...]
Feb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宣講會舉行
特區政府今日在政府總部舉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宣講會,邀請教育部副部長吳岩主講,讓各界人士深入了解《規劃綱要》的重要意義。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分別作開場和總結發言,約400人出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規劃綱要》,指導未來十年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設,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吳岩副部長重點圍繞建成教育強國的底氣、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成教育強國的任務作了全面闡釋和系統解讀。他指出,全國教育大會是對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動員部署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規劃綱要》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劃。 他強調,希望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特殊優勢,進一步深化與內地教育交流,特別是要深度融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吳岩最後指出,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建成教育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陳國基發言時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香港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特區政府積極為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創造良好發展空間,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讓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發揮所長,為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他指,特區政府去年年底成立由他擔任主席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增強政策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從頂層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科教興國工作。 蔡若蓮表示,未來十年,隨着國家教育高速發展,香港教育將迎來黃金時期。局方會深化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集聚的角色,鞏固和發展香港教育優勢,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以教育數字化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年輕一代開拓多元出路,加強培養學生全人發展,提升教師專業質素能力,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
Feb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宣講會舉行
特區政府今日在政府總部舉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宣講會,邀請教育部副部長吳岩主講,讓各界人士深入了解規劃綱要的重要意義。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分別作開場和總結發言,約400人出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規劃綱要,指導未來十年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設,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陳國基發言時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香港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特區政府積極為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創造良好發展空間,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讓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發揮所長,為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他指,特區政府去年年底成立由他擔任主席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增強政策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從頂層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科教興國工作。 蔡若蓮表示,未來十年,隨着國家教育高速發展,香港教育將迎來黃金時期。局方會深化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集聚的角色,鞏固和發展香港教育優勢,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以教育數字化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年輕一代開拓多元出路,加強培養學生全人發展,提升教師專業質素能力,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
Feb
青年就業博覽周六會展舉行
勞工處星期六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青年就業博覽,為29歲或以下青年提供大量本地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機會,並介紹部門多元化的青年就業服務。 博覽由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和青年就業起點聯合舉辦,有47間機構參與,提供超過1,200個本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在職培訓空缺,涵蓋航空服務、酒店、銀行、公用事業、零售、運輸、建築、飲食、旅遊、保安、科技等不同行業。 博覽上午11時至下午6時舉行,免費入場。合資格青年可即場遞交申請,有機會即場獲邀面試。 同場設有就業講座、計劃的分享環節、課程介紹及示範、就業諮詢、面試裝備諮詢、履歷照拍攝等,以及歌手分享事業發展經驗。 此外,青年就業起點商務會員在會場營辦青年創業市集,售賣各式手作和創意產品。 去年施政報告公布多項加強青年就業服務和支援的措施,包括今年起放寬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格至29歲或以下並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的青年,同時上調向企業發放的津貼。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參加者的年齡上限也同時提高,為15至29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青年提供就業支援服務。
Feb
新一年旅遊業表現令人鼓舞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表示,踏入2025年,香港旅遊業表現令人鼓舞,上月訪港旅客約474萬人次,農曆新年市道暢旺,內地春節黃金周約140萬人次旅客、逾2,200個內地入境旅行團來港。 陳國基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指內地春節黃金周入境旅客人次與去年同期相若,酒店入住率則普遍達90%,農曆新年期間主要景點人流暢旺,市面人流也明顯增加,而根據旅遊發展局調查顯示,旅客對餐飲、購物、觀光體驗的滿意程度約達九成。 上月訪港旅客約474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約佔373萬人次,分別按年上升24%和25%,創下疫情後單月最高訪港旅客和內地入境旅客人次紀錄;旅發局去年調查也顯示,以十分為滿分,過夜旅客訪港滿意程度為8.8分,再次到訪香港的意向和推薦香港的比例更高達94%,三項指標均高於2023年水平。 陳國基表示,踏入蛇年好消息一項緊接一項,大熊貓龍鳳胎將於本月16日起與市民見面,啟德體育園這項香港歷來最大型體育基建也於下月1日正式開幕啟用。
F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