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加坡

港優勢明顯 企業續進駐

投資推廣署積極招商引資,協助海外和內地企業落戶香港。有日本生活雜貨店在銅鑼灣開設首間海外分店,每日吸引大批市民排隊選購商品。   雜貨店的香港代理公司創辦人羅盛昌指,集團期望引進日本好的品牌,並將商品價格定在與日本售價相近的水平。得益於香港與日本距離較近,公司得以透過控制物流成本,維持較低定價。   羅盛昌對香港經濟前景審慎樂觀,表示會視乎營業情況,決定是否再開分店。他期望藉香港店打響名聲,日後進軍其他亞洲市場。   營商環境理想   日本文化深受港人喜愛,去年11月在銅鑼灣開業的日式餐廳其門如市。餐廳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表示,選擇在港開業是因為香港是個國際化社會,而且疫後經濟復蘇得非常好,這對餐廳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營商環境。他說,香港店開業後受到海外投資者,包括美國投資者的青睞。   張梟珩又提到首次來港,不熟悉香港法例,籌備開店期間得到投資推廣署多番協助,包括員工簽證、店內使用炭火安排等。   有內地餐飲集團也看中香港經濟復蘇勢頭強勁來港拓展業務,一年內陸續開設七間分店,今年5月更成功上市。   集團副總裁陶冶形容香港市場挑戰和機遇並存。雖然越來越多內地品牌來港發展,令市場競爭激烈,但他認為有競爭才可保持行業活力,而且香港線下經濟旺盛,香港整體收入水平、營商環境等都非常好。 [...]

投資推廣署超額完成績效指標

投資推廣署宣布,該署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協助超過1,300間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首年,為香港帶來超過1,600億元外來直接投資,創造逾19,000個新職位。 上述三項數字顯示,投資推廣署已提早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的績效指標。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原本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績效指標,包括引入至少1,130間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該署截至上月底已協助1,301間;而外來直接投資的績效指標,則是這些企業要帶來首年投資至少770億元,現時直接投資額已近1,700億元。   過去兩年半,受助企業的最大來源地為中國內地,共630間公司,其次是美國佔113間,英國佔89間,新加坡佔68間,加拿大佔38間。   按行業分布,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佔最多,有283間;其次為創新及科技,有275間;家族辦公室有179間;旅遊及款待佔148間;商務及專業服務有129間。   此外,由投資推廣署負責財務審查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2024年3月推出以來,截至上月接獲1,548宗申請,673宗申請獲正式批准,已獲核實的投資金額逾210億元,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460億元。   展望未來,劉凱旋表示,投資推廣署將聚焦金融服務與金融科技、創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以及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這四大策略產業,並致力推廣香港軟實力,推動文化出海,向全球展示香港的魅力,以吸引投資。   她說,今年是投資推廣署成立25周年,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該署累計協助超過7,700間來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和內地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涵蓋金融、創科、專業服務、可持續發展等多元領域,創造超過95,000個職位,直接投資金額累計超過4,400億元。

清真友善 商機盡現

菠蘿包、腸仔包、老婆餅……這些經典港式麵包和唐餅,在製作過程中一般會加入豬油,以增添香氣與提升口感。然而,伊斯蘭教明確禁止食用豬肉及其延伸產品如豬油等,因此穆斯林鮮有機會親嘗富香港本地特色的包餅美食。   破格創新   簡文滌本身是一名穆斯林,從事飲食業多年,一直希望突破這道美食鴻溝。 十年前,他毅然設立中央廚房,專門製作不含豬油及防腐劑的清真港式麵包,供應至其集團旗下的冰室,並成功獲得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的清真認證。 「那時我把菠蘿包派給少數族裔,讓他們知道,原來菠蘿包是這種滋味。」 今年初,簡文滌再下一城,在新開張的尖沙咀分店內設立「包房」,同樣獲基金總會認證,代表「包房」所生產的所有食品均符合清真規條,穆斯林可安心享用。 清真認證 「我們的麵包不會使用豬油,而是以植物油代替。」烘焙師傅一邊搓麵團,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簡文滌補充,「包房」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皆須經教會審批,從麵粉到雞肉腸等,全部均獲清真認證。 「我想推廣正宗的回教食品、清真食品,不一定只提供予宗教人士,香港人甚至所有人都可以。清真食品是很健康的,我們採用的烹調方式都比較健康。」 簡文滌表示,「包房」取得清真認證後,接獲附近九龍清真寺暨伊斯蘭中心等的訂單,也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地的旅行團慕名光顧。他感謝旅遊發展局協助申請認證和推廣,讓本地美食得以發揚光大。 「我真心想推廣菠蘿包,它的製作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體貼入微 [...]

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啟動

民青局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5今日舉行啟動禮,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連同參與計劃的企業代表主持儀式。     陳國基致辭時說,計劃自2018年推出以來深受廣大青年歡迎,至今超過1,000名香港青年受惠。今年的計劃提供逾400個實習崗位,遍布於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以及多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也涵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蒙古、澳洲等海外國家。   此外,參與計劃的企業數目增至28間,除了涵蓋金融、物流、地產、零售等傳統行業,也有深受青年人歡迎的互聯網科技、應用程式開發、影視娛樂等新興行業。實習崗位也新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以及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   獲聘的實習生本月起陸續出發,展開不少於四星期的實習。陳國基表示,計劃致力帶領香港青年「走出去」,透過暑期實習累積職場經驗,認識國家和放眼世界、建立人脈網絡,協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

投資推廣署四個月助逾220間企業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表示,今年1月至4月期間,投資推廣署共協助223間內地和海外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13%。   陳百里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覆林健鋒議員的提問時說,上述企業預計在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首年,帶來直接投資額逾223億元,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而其中逾四分之一表示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   這些企業的首五大來源地為內地、美國、日本、英國和新加坡;首五大行業則分別是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行業、家族辦公室、創新及科技行業、旅遊及款待行業、消費產品行業。   另一方面,本屆政府成立直轄財政司司長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創科企業。至今,引進辦成功吸引84間重點企業,其中有不少計劃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   陳百里表示,除了着重招商引資,本屆政府也致力吸引海內外人才。今年1月至4月期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逾45,000宗申請,其中超過35,000宗獲批。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企業及人才。

人才辦邀近50家企業辦線上招聘會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上周一連兩日舉辦全球線上招聘會,連同近50家香港知名企業,提供超過700個與會計、金融、顧問服務、法律合規、工程等領域相關職位空缺。線上招聘會兩日共錄得超過26,000人次瀏覽,其間收到約3,000份履歷表。   為促進人才與企業交流,招聘會特設線上一對一面談,兩日共錄得約4,800次人才與企業直接對話,參與企業表示當中約一半會有後續跟進。   有參與招聘會的會計師事務所表示,透過活動了解到不少國際專業人士均有興趣來港發展,招聘會有效連結全球人才與香港企業,讓他們直接交流,加深人才對香港企業架構和招聘流程的認識,令參與的人才有更好體驗。   參與人才來自超過12個國家或地區,包括內地、新加坡、印度、英國、澳洲、美國、馬來西亞、法國、加拿大等,當中62%更擁有碩士學位。   人才辦表示,線上招聘活動讓身處海內外的國際人才,來港前能與企業直接交流,了解香港職場情況,加強人才來港發展的信心。

藉中東之行探索創科項目合作機遇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周六率領代表團出訪中東國家卡塔爾和科威特,代表團成員、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表示,此行旨在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又指香港在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晶片設計等方面具備優秀團隊,相信企業可通過科技項目,把握在中東市場發展的機遇。   邱達根表示,卡塔爾和科威特的科技產業主要依靠進口,其中,卡塔爾建立了科技園,除希望更多科技企業落戶,也冀自行研發,因此向大學投入資源,廣邀各地人士到當地參與科研項目。   他指出,香港可探討在院校、研發、知識產權等層面,與中東國家深入合作:「我認為這些都是大家想做的。」   卡塔爾和科威特均擁有規模龐大的主權基金,邱達根提到,此行也期望向這些基金推廣香港的優勢。去年施政報告宣布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他認為,若這些主權基金對相關項目感興趣,並就合作展開討論,對香港來說是非常振奮的事情。   邱達根過去兩年也曾隨同李家超出訪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後再組織業界代表回訪,有香港公司已成功在新加坡和印尼開拓業務。他計劃在這次中東之行後,也組團回訪,以開拓合作關係,並擬邀請相關人士8月來港出席科技展覽。

再有一校交流學生呈腸胃炎症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中學交流團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的個案群組,涉及六名上周參加交流團到廈門的學生。防護中心現階段未能排除患者可能經進食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有關個案涉及一間位於觀塘區的中學,36名師生本月13日至15日參加交流團到廈門,其間六名學生自本月14日晚上約9時至翌日早上約7時,陸續出現嘔吐、腹瀉和發燒等急性腸胃炎病徵。其中五人在當地求醫,全部不需留院。     初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所有六名受影響人士除團餐外,並未有進食其他共同食物,也沒有其他出發前在香港的共同暴露史,因此現階段未能排除患者可能經進食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防護中心已把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食肆的資料通報內地衞生當局,並正安排患者收集糞便樣本作化驗,以及已知會教育局相關評估情況。     至於早前參與廣東韶關交流團學生出現腸胃炎症狀的三宗個案群組,中心跟進調查後,發現再多三名學生分別於本月7日及9日出現腸胃炎症狀,受影響人數由早前公布的52名師生增加至55人。16人已求醫,其中三人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中心會繼續和廣東省當局密切聯繫並作適當跟進。   因應近期諾如病毒的流行情況,中心已向全港學校發信,提供有關急性腸胃炎傳播、預防和控制的健康建議,並於上周舉辦線上會議,向教育局和所有交流團承辦商提供旅程中預防傳染病和食物安全的健康建議。    除了內地,其他香港人的旅遊熱點,例如日本、新加坡和台灣,近日也出現急性腸胃炎爆發。市民外遊時要提高警覺,注意個人、環境及食物衞生,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專頁,了解病毒性腸胃炎的資料。

探討更好方式建設區域供冷系統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網誌表示,由政府直接建設和營運區域供冷系統需要動用大量公帑,並排除了私人企業參與的好處,是時候打破以往做法,探討更好的方式建設和營運未來新發展區的有關系統。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3月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財政司司長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政府正檢視在洪水橋/厦村和新田科技城等新發展區提供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和推進模式,務求更具成本效益地配合當區發展,初步估計可節省不少於400億元的工程開支。」有朋友問我區域供冷系統是甚麼,以及為何可以為政府節省不少於400億元的工程開支?   區域供冷系統(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是一種集中式的冷卻系統,通過中央冷卻站製冷,並將冷卻水或冷氣輸送到整個地區的多個建築物,為其提供冷卻服務,簡單來說是地區性的中央供冷系統。   相對單位或樓宇各自裝置製冷系統,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經濟效應可以提高製冷效率和成本效益,因此內地和國際間很多城市,例如深圳前海、廣州、重慶、新加坡、巴黎和多倫多等,都採納了這種方式來供冷。在香港,第一個區域供冷系統設在啟德,為該區的非住宅建築物提供空調冷氣,新落成的啟德體育園也是區域供冷系統的使用者。   區域供冷系統的好處 相比於傳統分散在各自樓宇的空調系統,區域供冷系統具有以下好處: [...]

新一輪暑期實習計劃接受申請

政府今日宣布推出民青局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5,為香港青年提供內地和海外暑期實習機會。參與計劃的大型企業增加至28間。   實習計劃旨在培育了解國家發展並具備國際視野的年輕人才,讓他們認識大型企業在世界不同地方的職場文化和建立香港以外的人脈網絡,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參與計劃的企業遍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以及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澳洲等海外國家。   實習崗位覆蓋金融服務、創科、物流、地產、建築、零售、酒店、娛樂、公用事業等行業。實習期為今年6月至9月。參與企業會承擔實習生的交通、住宿費用等主要開支,並委派專責人員提供培訓和支援。   申請人須為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全日制專上學生,或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本地全日制專上學生。有興趣者可於下月10日或之前在網上一次過向最多三間企業遞交申請。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first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personalise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measure and analyse us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in our Cookie Policy and about the related use of your personal data in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allow all or manage them individ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