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與青年人才培育密不可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相繼有大型科企及初創企業響應財政預算案建議,將其前沿經驗與資源帶到中小學等教育場景,讓更多學生和教師受惠,為科普啟蒙與教育增添更豐富、更生動的內涵。

 

他續說,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已有扎實藍圖,政府會鎖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創科也將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元、優質的事業發展機會,讓更多年輕人一展抱負、成就夢想。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每年一度的香港書展上周揭幕,令這幾天灣仔會展附近更為熱鬧。日前我邀約了十多位小學生一起逛書展,目的之一是引發他們對探索科技創新的興趣。因應財政預算案的建議,今年書展首度設置香港創科專題快閃展示區,讓同學們體驗本地科企的創新產品,希望通過愉快有趣的遊戲,讓他們親身體會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開啟更深入學習科創的大門。

 

為了鼓勵同學們學習更多科普知識,我特意送上趣味物理圖書,希望延續書展對他們的啟發,讓創科的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發芽。我們在書展中還看見習近平主席三本著作新近的繁體版,包括《論教育》、《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和《近鏡頭:溫暖的瞬間》。我向小朋友介紹習主席愛護青少年人,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日後發揮所長、貢獻國家。習主席曾指出:「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科技創新與青年人才的培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教育在當中更是重要,是「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生動局面的關鍵支撐。在科技急速更新迭代的時代,人才必須具備敏銳的觸覺和好奇心、快速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持續學習和研究的拼勁。更重要的是,要有敢於嘗試、勇於創新、不畏失敗的態度和韌力。

 

日前我在科學園跟一班年輕人交流,當中一些初創公司的青年代表坦言,香港對創科發展的投入、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匯聚海內外人才的多元包容環境,以至跟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和生產基地的緊密連結,都是吸引他們來港投身創科的原因。今年香港科技園的實習計劃收到破紀錄超過5,000份申請,最終只取錄了450人,當中三分二的實習生是來自全球排名前50的學府,包括歐美頂尖的大學,近三成是外籍學生,充分反映香港創科生態圈的國際吸引力。

 

在吸引人才上,香港優勢突出。自2022年底至今,各類人才入境計劃收到約50萬宗申請,當中33萬宗申請獲批,其中有約22萬人已來港。

 

此外,相繼有大型科企及初創企業響應財政預算案的建議,將他們的前沿經驗與資源,帶到中學及小學等前線教育場景,讓更多學生及老師受惠其中,為科普啟蒙與教育增添更豐富、更生動的內涵。

 

我們把人工智能定位為關鍵產業,是看準其未來能廣泛應用在不同產業、場景、產品及服務中,是賦能不同產業升級轉型、提升經濟整體競爭力的核心力量。可以說,人工智能+成為了我們近年在全球各地招商引資、吸引特專科企來港上市,以至加速培育本地初創生態圈的重點方向之一。

 

從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到促進成果轉化;從培育本地初創到吸引全球前沿科企落戶;從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到加強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的創科協作,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已經有了一張扎實的藍圖。我們會鎖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創科,也將為我們的年輕人提供更多元、優質的事業發展機會,讓更多年輕人一展抱負、成就夢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first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personalise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measure and analyse us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in our Cookie Policy and about the related use of your personal data in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allow all or manage them individ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