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香港

失業率升至3.5%

政府統計處公布, 3月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5%,較2月至4月微升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也升0.1個百分點至1.4%。   期內總就業人數為3,664,700人,較2月至4月減約12,400人;總勞動人口為3,800,500人,較2月至4月減約6,000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展望未來,在外圍環境持續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市民和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下,不同行業的調整將繼續影響新增職位速度。未來數月會有新一批畢業生和離校人士投入勞工市場,或會進一步影響整體就業情況。   然而,香港經濟穩步擴張,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為2%至3%,本地及外來註冊公司數目近月均創新高,反映本地及外地經營者繼續進駐香港市場,應會為勞工市場提供支持及維持香港經濟發展動力。

進一步減低發電廠排放限額

政府今日在憲報刊登《指明牌照分配排放限額第十份技術備忘錄》,進一步減低發電廠2030年及以後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限額,提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空氣質素。   第十份技術備忘錄根據《空氣污染管制條例》頒布,把電力行業2030年及以後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每年排放總量上限分別減低至2,302噸、8,350噸和317噸,與現有第九份技術備忘錄載列的2026年電力行業排放總量上限比較,分別進一步收緊19%、25%和14%。   第十份技術備忘錄下周三提交立法會,以期本年年底前生效。新的排放限額將由2030年1月1日生效。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在釐定新排放限額時,已考慮本地用電需求、兩間電力公司燃氣發電量、現有發電機組排放表現、預計供港核電和清潔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預計發電量等因素。政府也一直要求兩電在設計和營運上採用最切實可行的方法,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   香港空氣質素近年持續改善,去年錄得一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濃度較2004年下降約45%至88%;低能見度時數也從2004年的高峰水平大幅減低約82%。   電力行業2022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排放量分別佔全港總排放量的61%、27%和13%,收緊發電廠的排放限額有助進一步改善本港和珠三角地區的空氣質素。

夏寶龍晤工商金融界代表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今日在港會見工商金融界代表,以及了解香港重點旅遊開發項目。   夏寶龍出席座談會,與香港工商界和金融界人士互動交流,出席者包括主要商會和企業代表,參與官員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和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   下午,夏寶龍在李家超、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龐建貽和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陪同下考察海洋公園。   其後,夏寶龍由李家超、黃偉綸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陪同,乘船前往南丫島,考察前南丫石礦場用地的發展計劃,並沿途聽取重點旅遊開發項目。

分析用量 慳水有方

水與生活息息相關,日常起居飲食通通要用到水,每名香港人平均每日的用水量便有約130公升之多。   水務署根據大數據分析,發現全港約1%住宅用戶的用水量,已佔全港住宅總用水量超過15%。   為找出這些用戶用水量偏高的原因,以及進一步推廣節約用水,水務署委託香港大學水資源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從今年2月起至明年年初推行「慳水特攻隊」計劃,邀請合共1,000個高用水量的住宅及非住宅用戶參加,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用水習慣。   精準把脈  提供建議   計劃團隊會在參與用戶的現有水錶上,加裝高精準度的智能水錶讀錶器,透過人工智能系統分析他們的用水數據,過程不需改裝喉管,也不會影響供水。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節約用水)馮肇焯表示,系統可辨識用戶的水用於何處,例如做飯、洗衣、洗澡等:「我們會將數據與其他家庭的平均值比對,令用戶了解自己的用水習慣,以及家中的漏水情況,從而對症下藥,降低水費開支。」   智能水錶讀錶器會連續八星期收集實時用水流量數據,並將數據傳送至香港大學水資源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進行分析。   [...]

丘應樺波爾多推廣香港優勢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抵達波爾多繼續法國訪問行程,與初創企業網絡和當地科技初創企業的代表舉行會議、拜會波爾多市長,並出席波爾多葡萄酒節。   丘應樺首先與初創企業網絡La French Tech Bordeaux和波爾多科技初創企業的代表舉行商業圓桌會議,介紹香港初創生態圈最新情況,以及有利初創和企業蓬勃發展的友善營商環境。   丘應樺表示,特區政府致力發展香港成為領先的創新科技樞紐,初創企業擔當重要角色。他鼓勵波爾多的初創社群來港擴展業務,善用香港作為進軍內地和亞洲龐大市場門戶的戰略位置。   他又禮節拜會波爾多市長Pierre Hurmic,介紹香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新舉措,包括下調烈酒稅,並就促進初創、葡萄酒和烈酒業等方面的更緊密雙邊關係交換意見。   晚上,丘應樺出席法國葡萄酒界盛事波爾多葡萄酒節,了解當地葡萄酒和烈酒業的最新發展。

夏寶龍晤愛國愛港團體和高校代表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今日在港會見愛國愛港團體和高校代表,並考察香港文旅項目。   夏寶龍上午在行政長官李家超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陪同下,與愛國愛港團體進行座談交流,出席者包括愛國愛港政團和愛國愛港社團代表。   下午,夏寶龍由李家超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陪同,出席香港主要高校座談會,與香港主要大學校董會主席、校長等香港高等院校代表互動交流。   其後,夏寶龍由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陪同到啟德體育園考察,參觀啟德主場館和啟德展館。

謝展寰赴重慶出席環境日活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下午前往重慶,明日出席2025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傍晚返抵香港。    每年6月5日為環境日。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為國家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和舉辦地省級/直轄市人民政府每年於當天合辦的大型環保宣傳活動,今年在重慶舉行。    2025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國家主場活動展示全國各地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實踐成果,並倡議社會公眾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    謝展寰離港期間,副局長黃淑嫻署任局長。

陳茂波訪問天津北京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明日前往天津和北京訪問,在天津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新領軍者年會,在北京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十屆理事會年會,周四返港。   新領軍者年會匯聚政府、商界、智庫、學術界領袖和國際組織代表。今年主題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共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700人參與,探討在地緣政經格局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如何激活經濟增長。   陳茂波帶領創科界代表團出席年會,並參加多場主題會議。   代表團成員包括科技園公司、數碼港、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旗下從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科技、綠色及新能源科技、航空科技等領域的初創企業負責人。    陳茂波在天津也會與相關中央部委、天津市領導和其他地方政商領袖會面,介紹香港最新發展情況和新優勢、新機遇。   訪問北京期間,陳茂波會出席亞投行第十屆理事會年會,並與亞投行其他理事會面。他也會拜會相關中央部委。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前往北京。他也會參與亞投行理事會年會部分活動。   陳茂波離港期間,副司長黃偉綸署任司長;許正宇離港期間,副局長陳浩濂署任局長。

香港五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

根據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的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本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繼續位列頂尖,共有五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比例為全球最高,達56%,教育局表示,成績令人鼓舞。   在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躍升六位至全球第11名,香港中文大學上升四位至第32名,而香港科技大學上升三位至第44名。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同樣取得佳績,分別位列第54名和第63名。   香港院校在國際教職員比例和國際學生比例方面的表現遠勝國際平均水平,六所大學的國際教職員比例位列全球首50位。此外,香港院校在教職員論文引用率方面表現非常突出,香港城市大學在這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二。   教育局表示,排名結果是對本港高等院校團隊努力不懈、持續追求卓越的肯定,也印證政府長期致力投資教育,提升高等院校競爭力的成果。   對有意到香港高等院校求學或進行研究的海外專才,教育局將盡最大努力提供協助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爭取更多非本地生名額。政府會持續推動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發展,不僅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更為國家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教育局強調,政府通過獎學金計劃等多項措施,全方位吸引各地優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政府會繼續致力促進本地大學研究人員與團隊加強國際交流和聯繫,推動他們拓展與海外同儕的研究網絡合作空間。

粵港澳明年合辦六五環境日活動

2025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今日上午在重慶舉行。國家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活動現場交接儀式上宣布,2026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並把活動會旗交接給粵港澳三地政府代表。   出席的粵港澳三地政府代表包括廣東省副省長張少康、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澳門環境保護局局長葉擴林。   近年來,國家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單位聯合地方政府定期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已成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各地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成果、動員社會各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重要平台。   粵港澳三地政府代表在活動現場表示,辦好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是踐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國際一流美麗灣區建設、展示粵港澳大灣區風采的具體實踐和重要視窗。   他們續說,三地將在國家生態環境部指導下,學習借鑑前期活動主辦城市的經驗做法,緊密協作,將2026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辦出水準、辦出特色。   同時,以活動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交流合作,共同建設粵港澳融合創新美麗灣區,為把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提供更加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first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personalise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based on your browsing habits, and to measure and analyse us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in our Cookie Policy and about the related use of your personal data in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allow all or manage them individ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