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洞察 | Overseas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studying abroad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for more and more people. Studying abroad not only broadens people’s horizons but also enhances their 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recent years, the wave of studying abroad has been constantly rising, and various countries have launched a series of study-abroad policies to attract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留學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留學不僅能夠拓寬人們的視野,也能夠增強自身的能力和競爭力。近年來,留學熱潮不斷高漲,各國也紛紛推出了一系列留學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留學生。
多元出路資訊展下周舉行
教育局下周五、六在會議展覽中心1B展覽廳舉辦多元出路資訊Show 2025,為高中學生、家長和教師提供不同出路的最新資訊,協助學生在規劃升學途徑及就業出路作好準備。 約30間專上院校和機構將設攤位,介紹經本地評審的專上課程、應用教育文憑課程,以及相關資訊平台,包括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資歷架構等,教育局所設攤位設有互動遊戲。 學友社、香港青年協會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將提供升學及就業輔導。展覽會設多場講座介紹多元出路、升學準備和策略,以及專上學生分享經驗。院校與業界代表將提供第一手的專上課程和職場發展資訊。 展覽會上午10時至下午6時舉行,免費入場,無需預先登記。
May
蔡若蓮濟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出席在韓國濟州舉行的第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就本屆主題「在數碼轉型時代彌合教育差距及促進可持續增長」,與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交流,並介紹香港的教育優勢。 蔡若蓮在「人工智能數字轉型與個人化教育創新」專題環節發言,指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為推動學校教育的數字轉型出謀獻策。 教育局也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資助,確保所有學生享有平等的電子學習機會,同時投放資源建立網上學習平台,並向初中和高小學生提供創新科技和編程課程,提升他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 此外,教育局致力加強教師運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能力,除提供專業發展培訓,也舉辦內地學習團和大型學與教博覽,讓教師了解電子學習和應用人工智能教學的最新發展。該局推出數字教育卓越中心計劃,提供到校支援,讓學校分享電子教學經驗。 在「教育合作與拓展機遇」專題環節,蔡若蓮表示香港致力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搖籃。香港五所公帑資助大學名列世界百強,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度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首四名也是香港公帑資助大學。 至於「加強優質教育與可持續經濟增長」專題環節,蔡若蓮指香港教育制度為所有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促進社會流動性。教育局鼓勵學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並向學校提供額外資源、專業支援和教師培訓,推廣共融校園。 第七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閉幕時,各與會部長發表聯合聲明。大會認同教育在應對數碼鴻溝等全球挑戰方面的重要性,並強調需提升教育工作者運用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呼籲各界合作,在教育中適當融入人工智能。 蔡若蓮昨日與韓國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和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教育部長會面,就各地教育政策進行交流。她也在亞太經合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同日,她與韓國教育部副部長吳碩煥會面,就加強韓港教育合作交換意見。
May
蔡若蓮出訪韓國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展開韓國訪問行程,將到訪濟州和首爾,其間會出席在濟州舉行的第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 本屆會議主題為「在數碼轉型時代彌合教育差距及促進可持續增長」。蔡若蓮將在專題環節發言,介紹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勢,以及分享香港數字教育的發展和成果。她並會與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會面交流。 訪韓期間,蔡若蓮也會參訪當地學校,了解韓國的教育發展近況。 蔡若蓮周五結束韓國訪問行程。她離港期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署任局長。
May
孫玉菡濟州出席經合組織人力會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在韓國濟州出席第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並在兩場全體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說。 是次部長級會議主題為「可持續勞動市場及未來職位」,旨在提倡靈活、共融和具韌性的勞動市場,進一步實現改革勞動市場以支援當今勞動力的共同承諾,共設兩場全體會議。 上午的會議以「靈活及具活力的勞動市場」為主題,孫玉菡發表主題演說時表示,面對平台經濟興起帶來的挑戰,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保障平台工作者,包括通過由政府、平台公司和勞工團體代表組成的聯絡小組,探討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的可行措施。 從特區政府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顯示,平台工作者最關注的是工傷賠償。特區政府今年內將提出進一步改善平台工作者權益的方案,並在需要時啟動相關立法工作。 此外,孫玉菡向與會者介紹特區政府在持續轉變的就業環境下釋放潛在勞動力的各項措施,包括去年推出反應良好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已優化的中高齡就業計劃等。 下午會議主題為「應對未來工種及積極勞動市場政策」,孫玉菡就特區政府的人力政策和吸引人才措施發表演說。他強調,特區政府的人力政策一直以培育本地人才為主、引入外來人才為輔作大方針,持續豐富本地人才庫,以應對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 孫玉菡介紹特區政府多管齊下的培訓和再培訓政策,包括設立兩所應用科學大學,以及通過職業訓練局提升僱員的專業技能。他也向會與者闡釋特區政府一系列積極主動的搶人才及引人才措施,以及香港如何利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好發揮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角色。 孫玉菡昨日抵達濟州後,先與同樣到當地出席部長級會議的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沈志強會面。雙方在會上就釋放本地勞動力、提升職安健、改善平台工作者權益、如何強化職業訓練及僱員培訓以紓緩人力短缺等議題交換意見。 [...]
May
警備課程 使命傳承
投身警隊,是本着一份使命感、一份服務社群的精神;投考警察,除了貢獻社會的心,也須在意志、體能等方面做好準備。 警務處致力吸納新血、培育人才,去年與專上院校合作,首度推出「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協助青年裝備自己;成功修畢課程並取得合格成績、通過體格檢驗和品格審查的學員,可直接開展學警基礎訓練。 多元訓練 課程全面 27歲的朴慧遵是學員之一,他在香港出生,父母均為韓國籍。為磨煉自己,他曾自願在韓國服兵役,提升自信心和責任感,完成後選擇返回香港,報讀學警預備訓練課程。 「我在香港生活的時間較在韓國長,對香港的感情更深,所以返回香港,期望回饋這個社會。」 朴慧遵表示,預備課程內容不單包括書本上的知識,更會教授處理困難和衝突的技巧,對將來工作和生活皆有裨益。 19歲學員黃泳雯立志加入警隊服務市民,她認為,課程中的實地考察部分對她幫助最大,能更深入了解警隊不同單位的日常工作和處理事件方式,更讓她體會到警務工作的挑戰與責任。 [...]
May
孫玉菡明赴韓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明日啟程前往韓國濟州,出席第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他下周二返抵本港。 訪問期間,孫玉菡也會與韓國和其他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政府負責人力及勞工事務的高層官員會面。 孫玉菡離港期間,副局長何啟明署任局長。
May
勞工處接近百海皇粥店員工求助
海皇粥店結業欠下員工薪酬,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至今近100名員工向勞工處求助,該處已聯絡僱主,對方態度合作。當局會盡最大努力協助員工在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取回款項。 孫玉菡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海皇粥店員工總數約100人,大多數已向勞工處求助。他呼籲仍未求助的員工盡快聯絡勞工處,該處會協助他們追討應得的薪金和其他款項。 孫玉菡表示,粥店聘請了19名輸入勞工,其中十多人已向勞工處求助。他們在香港與本地僱員一樣受勞工法例和破欠基金保障,惟他們需在合約中止後兩星期內離港。 由於原居的宿舍無法繼續居住,而為方便他們多留數天處理必要文件,輸入勞工支援計劃會為他們提供支援,住宿津貼每日最高350元,或其70%實際住宿開支,以低者為準。另外,每日設有100元膳食和交通津貼。兩項津貼最多可申領14天。若輸入勞工返回原居地後需再次來港辦理破欠基金手續,支援計劃也適用。 僱主方面,孫玉菡表示,對方態度配合,盡量提供相關資料。根據過往經驗,在僱主合作、所有資料齊備下,最快約三個月可完成申請破欠基金程序,讓員工取回拖欠的工資、遣散費和假期補償等款額。 對於有分店員工指結業當晚有人取走店內現金,孫玉菡表示,勞工處會確保破欠基金申請沒有濫用情況。若發現濫用情況,包括警務處在內的跨部門專責小組會調查。
May
陳國基晤申訴專員 跟進職安報告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與申訴專員陳積志會面,跟進申訴專員公署早前發表的《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的監管主動調查行動報告》,深入研討公署的調查發現、分析和建議。雙方就建造業職安健監管制度的瓶頸與不足進行交流,並就強化政府部門管理制度,尤其主管人員的領導和監督職能,以及部門主管層的績效問責等議題交換意見。 勞工處和屋宇署已按公署報告的建議展開跟進工作。勞工處已修訂職安健法例,提高刑罰;並計劃今年下半年起試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巡查、調查和蒐證工作;以及研究利用語音轉文字技術協助錄取口供,提升前線人員執法成效。 勞工處和屋宇署加強溝通協作,改善部門之間的轉介機制。屋宇署今年初已改善個案處理的內部監察制度和加快處理被遺漏的個案,並正檢視降低紀律處分門檻以加強阻嚇作用。此外,政府明年上半年會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建築物條例》的草案,完善規管註冊承建商的制度。 陳國基表示,政府非常重視公署的調查行動報告,感謝申訴專員提出寶貴觀察和建議。由他領導的工作小組將依循行政長官指示,確保各部門認真積極跟進調查建議,從源頭強化部門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管理人員的績效問責,切實提升管治效能,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May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與三大學會面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今日分別與已提交建設第三所醫學院建議書的浸會大學、理工大學和科技大學會面,就三間大學的建議書作深入討論,進一步了解其建議內容。 工作組由醫務衞生局局長和教育局局長擔任聯席主席。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表示,今日與每間大學每節兩小時的會面中,工作組的專家顧問和相關政策局代表與大學代表就其提交的建議書內容作深入交流,包括創新策略定位、課程結構與評估方法及財政可持續性等。 工作組也進一步了解相關大學就落實建議書各項內容的準備工作和資源安排,例如與其他本地和非本地合作夥伴的合作模式,以及於課程軟硬件、教學人力資源和學生招募培訓等各方面的資源分配。 他指,工作組會提速提效推進下一步工作,採用全面和綜合的方法評核建議書,預期今年內完成評核,並向政府建議一個最能配合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培訓、研究和創新樞紐的方案。 一同出席會議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國家最新公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至2035年)》提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為配合這個重要藍圖,香港也具前瞻性地籌建第三所醫學院,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 她續說,新醫學院將選址於「北都大學教育城」,地理位置優越,能有效促進學界、科研和產業的協同發展,並與大灣區內的夥伴產生協同效應。 工作組去年12月2日向所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發信,邀請有意成立新醫學院的本地大學在今年3月17日或之前提交建設第三所醫學院建議書,截止前共接獲三份建議書。
May
取消對沖 資助計劃助僱主適應
強制性公積金「對沖」安排5月1日取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取消「對沖」的安排沒有追溯力,而政府設有資助計劃,協助僱主適應新制度,僱主不需解僱原有員工,這樣做對僱主並無好處。 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表示,由昨日起,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不能再用作「對沖」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服金,而此項安排沒有追溯力。 為配合取消「對沖」安排,勞工處推出為期25年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資助計劃」,分擔僱主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支出。 他提到勞工處設有援「沖」易網站,僱主可透過輸入僱員工資、開始受僱日期、終止僱傭合約日期等,得知哪些部分仍可「對沖」、哪些不能,以及如僱主申請政府資助計劃可取得的資助額。
May